冬天手脚冰凉?当归生姜羊肉汤,喝完整身暖乎乎-医鉴网

医鉴网

四季食疗
  • 资讯
栏目推荐
您的位置: 首页 > 中医 > 药膳食疗 > 四季食疗 >> 正文

冬天手脚冰凉?当归生姜羊肉汤,喝完整身暖乎乎

https://yigu120.com"2025-07-31 15:24:34 来源:医鉴网

北风一吹,不少人就成了 “冰美人”:穿得再厚,手脚还是像揣着冰块;晚上钻进被窝,半天暖不热床单;明明身上不冷,指尖却冻得发僵 —— 冬天手脚冰凉,多是 “阳气不足、气血不畅” 在作祟。喝热饮、贴暖宝宝只能暂时缓解,不如试试当归生姜羊肉汤,当归活血,生姜驱寒,羊肉补阳,三者炖出的汤浓郁醇厚,喝一碗从胃暖到脚,全身的寒气仿佛都被驱散了,比任何暖宝宝都管用。

当归生姜羊肉汤:为啥能驱散冬寒?

冬天手脚冰凉,根源在于 “阳气虚衰、气血凝滞”:冬季阳气内敛,本身就容易虚寒,加上现代人久坐少动、饮食生冷,导致气血运行不畅,阳气无法顺畅到达四肢末端,形成 “上热下寒” 的体质。当归、生姜和羊肉的搭配,能从 “补阳”“活血”“散寒” 三个维度协同作用,像给身体点燃 “小火炉”:

羊肉:温补阳气的 “冬令佳品”

羊肉味甘性温,富含蛋白质和脂肪,能为身体提供充足热量,是冬季补阳的 “天然燃料”。中医认为羊肉能 “温中补虚、补肾壮阳”,对于因阳气不足导致的手脚冰凉、畏寒怕冷,能从根源上补充阳气,让身体产生持续的温热感。与猪肉、牛肉相比,羊肉的温补作用更显著,且含有促进血液循环的成分,能让热量顺畅传递到四肢,特别适合冬天食用。

当归:活血通经的 “养血圣药”

当归味甘辛性温,被誉为 “补血第一药”,能 “补血活血、调经止痛”。它含有的挥发油和阿魏酸等成分,能扩张血管、改善血液循环,让血液更顺畅地流向手脚等末梢部位。对于因气血不足或血瘀导致的手脚冰凉(表现为手脚凉、面色苍白、月经偏少),当归能像 “疏通管道” 一样,让阳气和血液顺利到达末端,缓解冰冷感。当归分为当归头(偏补血)、当归尾(偏活血),做汤用全当归效果更全面。

生姜:散寒解表的 “温通助手”

生姜味辛性温,能 “温中散寒、温通经脉”,其含有的姜辣素能刺激血管扩张,加速血液循环,增强羊肉和当归的温补作用。冬天吃羊肉容易觉得腻,生姜的辛辣能解腻提鲜,同时中和羊肉的温热,避免上火。对于因风寒侵袭导致的临时手脚冰凉(如淋雪、吹冷风后),生姜能快速驱散体表寒气,让身体恢复温暖。

三者搭配后,羊肉负责 “补充阳气、提供热量”,当归负责 “活血通经、输送能量”,生姜负责 “散寒通脉、调和滋味”,形成 “补阳 - 活血 - 散寒” 的良性循环。喝下去后,暖意从胃部扩散到全身,手脚慢慢变得温热,这种温暖不是短暂的燥热,而是由内而外的持续温热,能从根本上改善冬季虚寒体质。

这样炖:浓郁不腻,暖身又滋补

当归生姜羊肉汤的做法简单,但选材和火候影响效果,掌握这些技巧能让汤更适合冬天饮用,暖身不上火:

选对材料

羊肉选带骨的羊腿肉(肉质紧实,炖出的汤更鲜),提前浸泡去血水(减少腥味);当归选主根粗壮、断面黄白色的(药效好),切成薄片(方便成分溶出);生姜选老姜(辛辣味足,散寒效果强),带皮切片(姜皮性凉,能中和部分热性,避免上火);可加少量黄酒(去腥增香,促进药效发挥)。

黄金搭配

羊肉 500 克(带骨),当归 15 克,生姜 30 克(约 5-6 片),黄酒 30 毫升,清水 1500 毫升,盐 3 克,胡椒粉少许(增香)。这个比例炖出的汤浓郁适中,药味不重,每次喝 1 碗(约 300 毫升),既能暖身又不觉得油腻。

制作步骤

羊肉洗净,切成 3 厘米见方的块,冷水下锅,加 1 片生姜和 10 毫升黄酒,大火烧开焯水 3 分钟(撇去浮沫,捞出用温水冲洗干净);

当归用清水快速冲洗(不要久泡),生姜带皮切成厚片;

砂锅中放入羊肉、当归、生姜片和剩余的黄酒,加入足量清水(没过食材 2 厘米);

大火烧开后转小火,盖上锅盖炖 1.5-2 小时,至羊肉软烂(能用筷子轻松戳透);

加 3 克盐和少许胡椒粉调味,关火后焖 10 分钟,撒上葱花即可(放至温热再喝,避免太烫刺激肠胃)。

增强效果的技巧

若手脚冰凉严重,可加 10 克黄芪(补气升阳,增强气血运行动力);怕上火的人,可加 5 克麦冬(滋阴润燥,中和热性);想让汤更香浓,可加 1 根玉米(切段,增加甜味,解腻);孩子喝可少放当归(至 5 克),羊肉炖至极烂(方便咀嚼)。

适合哪种冬天怕冷?别用错了

当归生姜羊肉汤虽暖身,但更适合特定类型的冬季虚寒,用对了全身温暖,用错了可能上火或无效:

适合的情况

阳虚体质:冬天常年手脚冰凉,穿再多也不暖和,伴有面色苍白、容易疲劳,喝这道汤能补阳散寒。

气血不足:女性经期后或产后,出现手脚凉、头晕乏力,汤中的当归和羊肉能补血暖身。

风寒侵袭后:淋雪、吹冷风后浑身发冷,手脚冰凉,喝这道汤能快速驱散寒气,预防感冒。

老年人冬季怕冷:老人阳气渐衰,冬天特别怕冷,喝这道汤能温和补阳,增强抗寒能力。

不适合的情况

阴虚体质:冬天手脚心发热、口干舌燥、易上火,喝这道汤会加重 “内热”,导致咽喉痛、便秘。

湿热体质:身体黏腻、舌苔厚腻、容易长痘痘,喝羊肉汤会加重湿热,出现腹胀、烦躁。

急性炎症期:感冒发热、扁桃体炎、关节肿痛,此时需清热,温补汤会让炎症加重。

判断不清时,可观察身体状态:怕冷、手脚凉、无上火症状的多适合喝;怕热、易上火、舌苔厚腻的需避免。

注意事项:这些细节让冬天暖得舒服

控制饮用频率和量

冬天可每周喝 1-2 次,每次 1 碗(约 300 毫升),不要过量(以免上火);

最好在午餐或晚餐后喝(避免睡前喝导致燥热失眠);

喝完后 1 小时内不要出门(避免冷热交替受凉),可适当走动(促进气血循环,增强暖身效果)。

特殊人群调整

孕妇:孕中期可少量饮用(当归不超过 5 克,羊肉 200 克),孕早期和晚期建议咨询医生;

儿童:8 岁以上可喝(当归减至 3 克,羊肉 100 克),每周 1 次(避免补过上火);

高血压患者:少放盐(不超过 2 克),羊肉减至 300 克(避免热量过高),不加胡椒粉(以免刺激血压)。

配合冬天保暖习惯

喝汤的同时,要注意脚部保暖(穿厚袜子、棉鞋,睡前用 40℃温水泡脚 15 分钟);

冬天不要久坐(每小时起身活动 5 分钟,促进血液循环);

饮食上少吃生冷食物(如冰饮、凉菜,以免抵消汤的温补作用);

适当晒太阳(每天 10 点 - 11 点晒后背 20 分钟,补充天然阳气)。

避免上火的技巧

炖汤时加 10 克白萝卜(性凉,解腻消积,避免上火);

不要加辣椒、八角等热性调料(以免加重温热);

上火体质(易口腔溃疡、便秘)可减少当归用量(至 10 克),增加生姜皮的量;

喝完汤后若觉得口干,可喝少量温水或吃 1 个梨(滋阴润燥)。

冬天手脚冰凉不是小事,长期忽视可能导致气血瘀滞,影响健康。当归生姜羊肉汤用天然食材的力量,顺应冬天 “藏阳补暖” 的养生原则,既能快速驱散寒意,又能从根本上改善虚寒体质,让整个冬天都暖融融的。下次再被手脚冰凉困扰时,不妨炖上一锅,让浓郁的汤香带着暖意,驱散冬日的寒冷,带来由内而外的温暖与舒适。

本文来源:医鉴网
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
网友关心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