营养常识科普:解锁健康饮食密码
https://yigu120.com"2025-07-29 09:42:42 来源:
俗话说,“民以食为天”,饮食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。吃得营养、吃得科学,才能为身体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。今天,就带大家一起深入了解那些必备的营养常识。
食物中的营养素宝库
宏量营养素:
碳水化合物:这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,就像汽车的汽油。常见于谷物(如大米、小麦、玉米等)、薯类(如红薯、土豆)等食物中。碳水化合物在体内经过消化分解为葡萄糖,为我们日常的学习、工作、运动等活动提供能量。中国营养学会推荐,我国成人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应占人体每日能量总需求的 50% - 65% 。比如,一碗 200 克左右的米饭,大约能提供 70 - 80 克的碳水化合物。
脂肪:别看它常被大家 “嫌弃”,其实脂肪是高能量的来源,而且对身体有重要作用。它分为饱和脂肪和不饱和脂肪。动物脂肪如猪油、牛油等,多含饱和脂肪;而橄榄油、鱼油、坚果中的脂肪则以不饱和脂肪为主,对心血管健康有益。脂肪不仅能储存能量,还能保护内脏、维持体温,同时还是脂溶性维生素(如维生素 A、D、E、K)的溶剂,有助于这些维生素的吸收。不过,脂肪摄入要适量,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年人脂肪的摄入量占总能量的 20% - 30% ,其中饱和脂肪酸、单不饱和脂肪酸、多不饱和脂肪酸之比以 1:1:1 为宜。
蛋白质:蛋白质堪称身体的 “建筑材料”,我们的肌肉、骨骼、皮肤、毛发等组织的构成都离不开它。瘦肉、鱼类、豆类、蛋类、奶制品等都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。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,人体需要的氨基酸有 20 多种,其中有 9 种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,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取的,称为必需氨基酸。比如鸡蛋,其蛋白质组成与人体需求接近,是优质蛋白质的典范。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蛋白质的参考摄入量为,成年男女按不同体力活动强度,分别为 65 - 90g / 天。
微量营养素:
维生素:虽然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量较少,但它们在身体内却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。
脂溶性维生素:像维生素 A(视黄醇),对视力、皮肤健康很重要,存在于动物肝脏、奶类、蛋类等食物中;植物性食物中的 β - 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 A,胡萝卜、南瓜等蔬菜富含 β - 胡萝卜素。维生素 D 能促进钙的吸收,有助于骨骼健康,人体皮肤在紫外线照射下可合成维生素 D,一些深海鱼类、蛋黄中也含有维生素 D。维生素 E 是一种抗氧化剂,能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损害,谷物胚芽油、坚果等是其良好来源。
水溶性维生素:包括 B 族维生素(如维生素 B1、B2、B6、B12 等)和维生素 C。B 族维生素参与身体的能量代谢、神经系统功能调节等,全谷物、肉类、豆类等食物中富含 B 族维生素。维生素 C 具有抗氧化作用,能增强免疫力,新鲜的蔬菜水果,如橙子、草莓、猕猴桃、青椒等是维生素 C 的丰富来源。
矿物质:除去碳、氢、氧、氮四种构成水分和有机物质的元素以外,其他元素统称为矿物质元素,又称无机盐。钙、铁、锌、镁、钾等都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。钙是维持骨骼健康的重要元素,牛奶、豆制品、绿叶蔬菜等富含钙;铁对于预防缺铁性贫血至关重要,红肉、动物肝脏、豆类等食物含铁丰富;锌参与身体多种酶的合成,对生长发育、免疫功能等有重要影响,海鲜、瘦肉、坚果中锌含量较高。
膳食均衡:健康饮食的基石
食物多样,谷类为主:我们的饮食应该像一个丰富多彩的 “食物博物馆”,包含谷薯类、蔬菜水果类、畜禽鱼蛋奶类、大豆坚果类等各类食物。每天至少摄入 12 种以上食物,每周 25 种以上。谷类食物如大米、小麦、玉米等,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,应保证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 250 - 400g,其中全谷物(如全麦面包、糙米、燕麦等)和杂豆类(如红豆、绿豆等)50 - 150g,薯类(如红薯、土豆)50 - 100g。全谷物相较于精细谷物,保留了更多的膳食纤维、维生素和矿物质,对健康更有益。
多吃蔬果、奶类、大豆: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、矿物质和膳食纤维,就像身体的 “清洁工” 和 “保养师”。每天应摄入蔬菜 300 - 500g,水果 200 - 350g,并且尽量选择多种颜色的蔬果,因为不同颜色的蔬果往往含有不同种类的营养成分。比如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 C、叶酸等,红色蔬果如西红柿富含番茄红素,黄色蔬果如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等。奶类和大豆是优质蛋白质和钙的良好来源,每天应摄入奶类 300ml - 500ml,大豆及坚果类 25 - 35g。一杯牛奶能提供约 300mg 的钙,而一把坚果(约 10g)能提供优质的不饱和脂肪、蛋白质和维生素 E 等。
适量吃鱼、禽、蛋、瘦肉:这些食物是优质蛋白质、维生素 A、维生素 B 族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,但摄入量不宜过多。每周摄入鱼虾类 150 - 350g,畜禽肉类 150 - 300g,蛋类 280 - 350g。选择瘦肉、去皮的禽肉,以及采用清蒸、煮、炖等健康的烹饪方式,能减少脂肪的摄入。例如,清蒸鱼既能保留鱼的营养,又相对低脂健康。
少盐少油,控糖限酒:高盐饮食与高血压等疾病密切相关,每天食盐摄入量应不超过 6g;烹调油摄入过多会增加肥胖等疾病风险,每天应控制在 25 - 30g。添加糖摄入过多易导致肥胖、糖尿病等问题,每天摄入不超过 50g,最好控制在 25g 以下。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 25g,女性则不超过 15g,过量饮酒会对肝脏等器官造成损害。
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
儿童青少年: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,需要充足的蛋白质、钙、铁、锌等营养素来支持身体的生长和大脑的发育。应保证每天摄入足够的奶类、蛋类、肉类、鱼虾类等食物,同时多吃新鲜蔬果。例如,每天一杯牛奶有助于骨骼发育,每周吃 2 - 3 次动物肝脏能补充铁等营养素。
孕妇和哺乳期妇女:除了满足自身的营养需求外,还要为胎儿的生长发育和哺乳提供营养。需要额外补充叶酸(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)、铁(预防缺铁性贫血)、钙等营养素。孕期应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食物的摄入,如瘦肉、鱼类、豆类等;哺乳期要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,以促进乳汁分泌。
老年人:身体机能逐渐衰退,消化吸收能力下降,对营养的需求也有所变化。蛋白质的摄入应保证优质且充足,以维持肌肉量和身体的抵抗力;钙和维生素 D 的补充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;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,预防便秘。老年人可以选择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,如鱼肉、豆腐、小米粥等,同时适当晒太阳,促进维生素 D 的合成。
生活中的营养小窍门
早餐要吃好: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,为身体开启新一天的能量供应。一份营养丰富的早餐应包含谷类(如燕麦粥、全麦面包)、蛋白质(如鸡蛋、牛奶、豆浆)和蔬菜水果(如半个苹果、几片黄瓜)。例如,一碗燕麦粥配上一杯牛奶、一个水煮蛋和一小把蓝莓,营养全面又美味。
合理选择零食:避免选择高糖、高盐、高脂肪的垃圾食品,如薯片、糖果、油炸食品等。可以选择坚果、水果、酸奶等健康零食。每天摄入坚果 10g 左右,既能补充优质脂肪、蛋白质等营养素,又能增加饱腹感。一个苹果或一杯酸奶,也是下午茶的健康之选。
减少外出就餐:外出就餐的食物往往油盐含量较高,不利于健康。尽量在家自己做饭,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食材和调味料的用量,选择新鲜、健康的食材,采用健康的烹饪方式,如蒸、煮、炖、煎(少用油)等,保证饮食健康。
充足水分摄入:水是生命之源,每天应喝足够的水,一般成年人每天饮水量为 1500 - 1700ml。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,要主动、少量多次地饮水。可以在早上起床后、饭前饭后半小时、运动前后等时间段适量饮水,促进新陈代谢和消化。
了解这些营养常识,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,我们就能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,享受营养带来的活力与美好。让我们从每一顿饭、每一口食物开始,开启健康饮食之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