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蛇咬伤咋处理?先绑伤口上方,别用嘴吸毒液会中毒-医鉴网

医鉴网

急救方法
  • 资讯
栏目推荐
您的位置: 首页 > 急救 > 急救常识 > 急救方法 >> 正文

被蛇咬伤咋处理?先绑伤口上方,别用嘴吸毒液会中毒

https://yigu120.com"2025-08-01 10:06:28 来源:医鉴网

户外活动时,草丛中突然窜出的蛇可能让人猝不及防;在田间劳作时,脚下的毒蛇可能悄无声息地发起攻击…… 被蛇咬伤后,慌乱中采取错误的处理方式,可能让轻微的咬伤变得致命。有人试图用嘴吸吮毒液,有人盲目切开伤口放血,这些做法不仅无法排毒,还可能加速毒素扩散或导致救援者中毒。正确的处理步骤是 “冷静判断、绑扎阻断、清洗伤口、快速就医”,每一步都要科学规范,为救治争取时间。

这些错误处理,比蛇毒更危险

被蛇咬伤后,毒素会通过血液循环扩散,错误的急救方法可能加重伤害,甚至危及生命:

用嘴吸吮毒液:这是最常见也最危险的错误做法。口腔黏膜只要有微小破损,毒液就会进入救援者体内,导致中毒;即使口腔完好,吸吮动作也会通过负压加速毒素吸收,同时唾液无法中和蛇毒,反而可能污染伤口;

盲目切开伤口放血:用刀、玻璃等利器切开伤口,不仅会破坏血管,导致大量出血和感染,还可能损伤神经和肌腱,留下终身残疾。蛇毒扩散速度快,切开放血根本无法有效排毒;

用酒精、碘酒等涂伤口:酒精等刺激性液体可能加重局部组织损伤,且对蛇毒无效,反而会耽误正确处理时间;

剧烈奔跑或活动:被咬伤后慌乱奔跑,会加快血液循环,促使毒素快速扩散至全身,原本局限在肢体的毒素可能在短时间内影响心脏、呼吸等重要器官。

这些做法源于对蛇毒扩散原理的误解,只会让情况雪上加霜。

第一步:判断蛇的种类,保持冷静

被蛇咬伤后,首先要尽量判断蛇是否有毒,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:

观察蛇的特征:毒蛇通常头部呈三角形、身体较粗短、尾巴骤然变细,咬伤后伤口处有 2-4 个较深的毒牙印;无毒蛇头部呈椭圆形、身体较细长,咬伤后伤口为一排或两排细小的牙印;

记住蛇的样子:若蛇已逃离,尽量回忆其颜色、花纹、大小等特征,就诊时告知医生,有助于快速确定抗蛇毒血清的种类;

保持镇静:无论是否为毒蛇咬伤,都要保持冷静,缓慢移动,避免剧烈活动加速毒素扩散。

即使无法判断蛇是否有毒,也需按毒蛇咬伤处理,因为有些无毒蛇的咬伤也可能因细菌感染引发严重后果。

第二步:绑扎伤口上方,阻断毒素扩散

对于疑似毒蛇咬伤,在伤口上方绑扎能延缓毒素扩散,但需掌握正确方法,避免影响血液循环:

绑扎位置:在伤口近心端(靠近心脏的一侧)5-10 厘米处绑扎,如咬伤小腿,绑扎位置在膝盖下方;咬伤手臂,绑扎在肘关节下方。注意不要绑在关节处,以免影响活动和绑扎效果;

绑扎材料:用宽布条、领带、毛巾等柔软且有一定宽度的物品绑扎,不要用细绳、电线等细窄物品,以免勒伤皮肤和肌肉;

绑扎力度:以能阻断淋巴液和浅层静脉回流为宜,不要绑得太紧 —— 绑扎后能插入一根手指,且远端肢体(如手指、脚趾)不出现苍白、发凉,就是合适的力度;

放松时间:每 15-30 分钟放松 1-2 分钟,避免长时间绑扎导致肢体缺血坏死。到达医院后,由医生决定是否继续绑扎。

绑扎的目的是延缓毒素扩散,而非完全阻断血流,过度绑扎造成的肢体损伤可能比蛇毒更严重。

第三步:清洗伤口,减少毒素残留

绑扎后,需尽快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伤口,减少残留毒素:

冲洗方法:用流动的清水(如河水、溪水、矿泉水)持续冲洗伤口 5-10 分钟,若有肥皂水,清洗效果更好,能中和部分蛇毒;

轻柔擦拭: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轻轻擦拭伤口周围,不要用力挤压或揉搓伤口,以免加速毒素吸收;

去除异物:若伤口内有蛇的牙齿残留,用消毒后的镊子轻轻取出,不要用手直接触摸。

清洗后不要在伤口上涂抹任何药物或草药,以免影响医生对伤口的判断和处理。

第四步:快速就医,是最关键的一步

被蛇咬伤后,尽快到达有抗蛇毒血清的医院是挽救生命的关键,尤其是被毒蛇咬伤,抗蛇毒血清是唯一特效治疗方法:

选择医院:优先前往最近的正规医院,最好是有急诊科和蛇伤救治经验的医院,提前拨打医院电话告知情况,让医院做好准备;

运输方式:尽量乘坐汽车等交通工具,避免步行或骑自行车,减少肢体活动;若伤势严重,拨打急救电话,由救护车转运,途中保持伤口低于心脏水平;

携带物品:若可能,带上打死的蛇(用容器密封,避免接触)或清晰的蛇的照片,帮助医生快速识别蛇的种类,选择合适的抗蛇毒血清。

即使咬伤后症状轻微,也必须就医观察至少 24 小时,因为有些蛇毒的潜伏期较长,数小时后才会出现严重症状。

这些情况,提示毒素扩散需紧急处理

被咬伤后若出现以下症状,说明毒素已开始扩散,需立即加速就医:

伤口周围迅速肿胀、疼痛加剧,出现瘀斑或水泡;

全身不适,如头晕、恶心、呕吐、视物模糊;

呼吸困难、胸闷、心慌;

肢体麻木、无力,尤其是咬伤部位的远端肢体;

皮肤出现花纹、发冷、出汗等休克前兆。

预防蛇咬伤,比急救更重要

在蛇类活动频繁的季节和地区,做好预防措施能避免咬伤:

穿着防护:在草丛、树林等蛇类出没的地方,穿长袖衣裤、高帮鞋,裤腿扎紧,戴帽子和手套;

谨慎行走:走路时尽量走在路中间,避开草丛、石缝、树洞等可能藏蛇的地方,用树枝拍打前方草丛 “打草惊蛇”;

避免挑衅:遇到蛇不要惊慌,更不要试图捕捉或打死它,保持距离缓慢后退;

携带工具:户外活动时携带蛇药(虽不能替代抗蛇毒血清,但可作为应急辅助)和绑扎用的宽布条,做好应急准备。

被蛇咬伤后,冷静和科学处理是关键。记住 “绑扎伤口上方、不吸吮毒液、快速就医” 的核心原则,才能在紧急情况下最大限度降低伤害。蛇毒虽烈,但只要处理及时、方法正确,绝大多数被蛇咬伤者都能顺利康复。

本文来源:医鉴网
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
网友关心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