熬夜女性福音:针对性营养补充来 “救场”​-医鉴网

医鉴网

营养补充
  • 资讯
栏目推荐
您的位置: 首页 > 女性 > 女性饮食 > 营养补充 >> 正文

熬夜女性福音:针对性营养补充来 “救场”​

https://yigu120.com"2025-07-29 15:31:24 来源:医鉴网

熬夜对身体的伤害早已不是秘密,而女性由于生理结构的特殊性,熬夜带来的影响往往更为明显 —— 皮肤暗沉、眼袋浮肿、情绪烦躁、免疫力下降…… 这些问题背后,其实是身体在熬夜过程中消耗了大量营养素,同时代谢紊乱导致的连锁反应。想要减轻熬夜的伤害,除了尽量调整作息,针对性的营养补充能起到 “救场” 作用,帮助身体修复损伤、维持机能平衡。​
维生素 B 族:击退疲劳的 “能量催化剂”​
熬夜时,身体的能量代谢会处于高强度运转状态,而 B 族维生素正是参与能量代谢的核心 “催化剂”。维生素 B1、B2、B6、B12 等共同作用,能将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质和脂肪转化为能量,为神经系统和肌肉提供动力。一旦缺乏,就会加剧疲劳感,还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、情绪波动等问题。​
补充 B 族维生素,可多吃瘦肉(如瘦牛肉、鸡胸肉)、动物肝脏(每周 1-2 次,每次 20 克左右)、全谷物(燕麦、糙米、全麦面包)、豆类(黄豆、鹰嘴豆)和坚果(杏仁、核桃)。熬夜后的早餐不妨煮一碗杂粮粥,搭配一个水煮蛋和一小把坚果;午餐用全麦面包做个鸡肉蔬菜三明治,既能快速补充 B 族维生素,又能为身体注入持续能量,缓解熬夜后的乏力感。​
维生素 C:对抗氧化的 “皮肤守护者”​
熬夜会让身体产生大量自由基,这些有害物质会攻击皮肤细胞,导致胶原蛋白流失、肤色暗沉、细纹增多。维生素 C 是强效抗氧化剂,能清除自由基,同时促进胶原蛋白合成,帮助皮肤维持弹性和光泽,减少熬夜带来的 “憔悴感”。此外,维生素 C 还能增强免疫力,降低熬夜后感冒的风险。​
新鲜水果是维生素 C 的最佳来源,熬夜后可吃一个猕猴桃(每 100 克含维生素 C 约 62 毫克)或橙子(每 100 克含约 50 毫克),也可以用草莓、蓝莓、柠檬榨成混合果汁饮用。蔬菜中,青椒、西兰花、菠菜的维生素 C 含量也很丰富,晚餐清炒一盘西兰花,或用生菜、番茄、青椒做一份沙拉,既能补充维生素 C,又能通过膳食纤维促进肠道代谢,帮助身体排出毒素。​
镁元素:安抚神经的 “情绪稳定剂”​
熬夜最伤神经,交感神经长期兴奋会导致入睡困难、失眠多梦,而镁元素能调节神经系统功能,抑制过度兴奋的神经,起到放松肌肉、安抚情绪的作用。对于熬夜后容易焦虑、心慌的女性,补充镁元素能有效改善睡眠质量,让身体在有限的休息时间里得到更好的修复。​
坚果和种子是镁的优质来源,如南瓜子(每 100 克含镁约 262 毫克)、杏仁(每 100 克含约 270 毫克)、黑芝麻(每 100 克含约 290 毫克)。熬夜时可备一小把南瓜子当零食,或在睡前喝一杯加了黑芝麻的温牛奶,既能补充镁元素,又能借助牛奶中的色氨酸帮助入眠。深绿色蔬菜(菠菜、芥菜)中也含有丰富的镁,且搭配维生素 C 能促进吸收,不妨在晚餐中多加入这类蔬菜。​
优质蛋白质:修复组织的 “修复工”​
熬夜会加速身体蛋白质的分解,尤其是皮肤、黏膜和免疫系统的组织细胞,容易因蛋白质不足而出现损伤。优质蛋白质能为细胞修复提供原料,帮助更新受损组织,维持皮肤、毛发和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。​
选择易消化吸收的优质蛋白质至关重要,避免给熬夜后脆弱的肠胃增加负担。鸡蛋(水煮蛋或蛋羹)、希腊酸奶(无糖款,还能补充益生菌)、鱼肉(三文鱼、鲈鱼,富含 Omega-3 脂肪酸,兼顾抗炎作用)、豆腐(植物蛋白,细腻好消化)都是不错的选择。熬夜后的第二天早餐,用酸奶搭配燕麦和蓝莓;午餐喝一碗豆腐鱼汤,既能补充蛋白质,又能通过水分缓解身体干燥,一举两得。​
水分与电解质:平衡代谢的 “调节剂”​
熬夜时,人往往会不自觉地减少饮水量,再加上可能饮用咖啡、浓茶提神,更容易导致身体脱水,电解质失衡。水分不足会让代谢废物堆积,加重皮肤暗沉和疲劳感;而钠、钾等电解质紊乱,则可能引发头晕、肌肉无力等症状。​
熬夜期间应少量多次补水,以温水或淡茶水为宜,避免一次性喝太多增加肾脏负担。若熬夜时出汗较多(如开空调导致空气干燥),可在水中加少许盐(每 100 毫升水加 0.1 克左右)补充钠元素;也可以吃一根香蕉(富含钾)或一小把葡萄干(含钾和镁),帮助维持电解质平衡。熬夜后第二天,喝一碗清淡的蔬菜汤(如冬瓜海带汤),既能补水,又能通过蔬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,让身体快速 “回温”。​
熬夜对身体的伤害无法完全靠营养补充弥补,但科学的饮食调理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损伤、加速修复。针对 B 族维生素、维生素 C、镁元素、优质蛋白质和水分电解质的补充,就像给身体 “搭起防护网”,帮助熬夜女性在不得不熬夜的日子里,尽量维持良好的状态。当然,最根本的还是减少熬夜频率,让身体在规律的作息中获得真正的健康。​
 

本文来源:医鉴网
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
网友关心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