止血不止是按住伤口!正确的出血急救步骤全解析
https://yigu120.com"2025-08-20 17:42:40 来源:医鉴网
在意外发生的瞬间,面对喷涌或流淌的血液,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慌乱地用手按住伤口。然而,止血远非 “按住” 这么简单 —— 错误的按压力度、不当的操作顺序,可能导致出血加剧、伤口感染,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后果。科学的出血急救是一套包含评估、判断、操作和后续处理的完整流程,每个步骤都有其关键要点。本文将系统拆解出血急救的标准化步骤,帮助读者掌握 “不止于按住” 的急救逻辑。
第一步:现场评估与安全防护,急救的前提保障
在接触伤者之前,确保环境安全是容易被忽视却至关重要的一步。若伤者处于交通要道、漏电区域或二次伤害风险中(如地震后的不稳定建筑下),需先将其转移至安全地带,转移时尽量保持伤者身体水平,避免剧烈晃动加重出血。
自身防护同样不可忽视。血液可能携带病原体(如乙肝病毒、HIV),直接徒手接触存在感染风险。若有条件,应佩戴医用手套;若无,可用塑料袋、干净的布料等作为临时隔离层。同时快速观察伤者意识状态:呼喊其姓名,观察是否有回应、呼吸是否正常,若已失去意识,需在止血的同时拨打急救电话,并做好心肺复苏的准备。
第二步:快速判断出血类型,决定处理策略
不同类型的出血对应着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,30 秒内完成初步判断能为后续急救争取关键时间。动脉出血的典型特征是鲜红色血液呈搏动性喷射,频率与心跳一致,常见于四肢大动脉损伤(如肱动脉、股动脉),这类出血需立即采取强力止血措施;静脉出血表现为暗红色血液持续涌出,速度较动脉慢但总量可能更大,需加压包扎;毛细血管出血多为渗血状,颜色鲜红,通常可自行凝固。
此外,需留意特殊部位出血的隐蔽性:头皮出血因毛发遮挡易被低估,实际出血量可能远超观察;颈部出血若伴随呼吸困难,可能伤及气管;腹腔内出血(如肝脾破裂)虽无外出血,但伤者会出现腹部压痛、面色苍白等症状,需立即送医。
第三步:基础止血技术的规范操作
直接压迫法是所有出血的首选处理方式,正确操作可解决 80% 以上的出血情况。取无菌纱布(或干净的毛巾、衣物)完全覆盖伤口,覆盖面积需超出伤口边缘 3-5 厘米,用手掌根部施加均匀压力,力度以能止住出血且不阻断远端血液循环为宜。按压时需保持持续用力,避免频繁移开查看,一般毛细血管出血按压 5 分钟即可,静脉出血需 10-15 分钟,动脉出血可能需要 20 分钟以上。
若直接压迫效果不佳,可配合抬高伤肢法:将出血部位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,利用重力减少局部血流。例如手臂出血时,让伤者坐下,手臂举过头顶;腿部出血时,使伤者平躺,垫高伤肢 30 厘米左右。需注意,骨折伤员不可随意抬高伤肢,以免加重骨骼错位。
第四步:进阶止血技术,应对复杂情况
当面对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时,需动用止血带与填塞法等进阶技术。四肢大动脉出血时,止血带是最后的 “救命稻草”:选择宽于 5 厘米的带状物(专用止血带最佳,腰带、领带次之,禁止使用电线、细绳),在伤口上方 5-10 厘米处(靠近心脏端)缠绕,绕圈时保持平整无褶皱,拉紧至出血停止,在末端用卡扣或打结固定,同时在止血带上标注使用时间。
对于躯干、颈部等无法使用止血带的部位,填塞止血法更为适用。取无菌纱布(或撕成条状的干净布料),用手指将其填入伤口深处,直至填满整个伤口腔隙,填实时需用力以达到压迫止血效果,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在外部加压包扎,填塞物需保留一端在体外,便于医生后续取出。注意腹腔开放性伤口不可填塞,以免压迫内脏。
第五步:包扎固定与后续观察
止血成功后,需用绷带或三角巾进行保护性包扎,目的是维持压迫效果、防止伤口污染。包扎时从伤口远端向近端缠绕,每圈重叠 1/2 宽度,松紧度以能插入一根手指为宜。关节部位包扎需保持功能位(如肘关节屈曲 90 度),便于后续活动。
完成包扎后并非万事大吉,需持续观察伤者状态:触摸远端脉搏(如手腕的桡动脉、脚踝的足背动脉),若搏动减弱或消失,可能是包扎过紧,需适当放松;观察伤口敷料是否有新鲜血液渗出,若渗血范围持续扩大,需重新加压包扎。同时记录止血开始时间、出血量及伤者反应,为后续就医提供完整信息。
第六步:就医指征与转运注意事项
即使出血已暂时止住,明确就医时机仍是避免后续风险的关键。出现以下情况必须立即前往医院:伤口深度超过 0.5 厘米、疑似损伤肌腱或神经(如手指无法弯曲);被生锈金属、动物咬伤等污染严重的伤口;止血后再次出血;以及头部、胸部、腹部等特殊部位出血。
转运过程中需保持伤者平卧,若为头部出血,可将头部稍垫高;若怀疑有内出血,需让伤者下肢抬高 20 度,以增加回心血量。途中密切观察呼吸、意识变化,若出现呼吸停止,需立即停车进行心肺复苏。
掌握这套标准化急救步骤,能让我们在面对出血时从 “本能反应” 升级为 “科学应对”。记住,止血的核心不仅是阻止血液流出,更是为机体修复和专业治疗创造条件。每一个规范操作的步骤,都是在与时间赛跑,为生命争取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