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酵乳、酸奶、乳酸菌饮料,名字相似差别大,别再喝错了!​-医鉴网

医鉴网

奶饮
  • 资讯
栏目推荐
您的位置: 首页 > 饮食 > 饮品营养 > 奶饮 >> 正文

发酵乳、酸奶、乳酸菌饮料,名字相似差别大,别再喝错了!​

https://yigu120.com"2025-07-30 09:20:06 来源:医鉴网

在超市的冷藏柜里,发酵乳、酸奶、乳酸菌饮料总是被摆在一起,它们包装相似、名字也只差几个字,不少人会把它们当成同一种东西。但实际上,这三类产品的营养成分、制作工艺和健康价值有着天壤之别。有人想通过喝 “酸奶” 补钙,却选了含糖量超高的乳酸菌饮料;有人追求益生菌效果,却买了经过高温灭菌的发酵乳。今天就来彻底分清这三者的区别,避免喝错浪费钱还达不到预期效果。​

一、从定义看本质:原料和工艺决定 “身份”​
要分清这三类产品,首先得看它们的定义和制作标准。​
发酵乳是一个统称,根据国家标准(GB 19302-2010),它是以生牛(羊)乳或乳粉为原料,经杀菌、发酵后制成的酸性乳制品,包括酸奶、风味发酵乳等。简单来说,发酵乳是 “大类”,酸奶是其中的一个 “小类”。​
酸奶属于发酵乳的一种,必须以牛奶(或羊奶)为主要原料,不添加或添加少量其他成分,发酵后蛋白质含量不得低于 2.9 克 / 100 克,且只能使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这两种益生菌发酵。我们常说的 “原味酸奶”“无糖酸奶” 大多属于这一类。​
乳酸菌饮料则完全不同,它是以乳或乳制品为原料,经发酵后再添加水、糖、甜味剂等调配而成的饮料,蛋白质含量通常只有 0.7-1.0 克 / 100 克,远低于发酵乳和酸奶。从分类上看,它属于 “饮料”,而非 “乳制品”。​
打个比方:发酵乳相当于 “水果”,酸奶就是其中的 “苹果”,而乳酸菌饮料则是 “水果味饮料”—— 前者是天然食材,后者只是带有原料风味的加工品。​
二、营养成分 PK:蛋白质、糖和益生菌的差距​
营养是这三类产品最核心的区别,尤其是蛋白质、糖和益生菌含量,直接影响它们的健康价值。​
蛋白质含量:酸奶和发酵乳(纯发酵乳)的蛋白质含量较高,一般在 2.9-3.5 克 / 100 克,能为人体提供优质蛋白和钙,是补充营养的好选择。而乳酸菌饮料的蛋白质含量通常不足 1 克 / 100 克,只能作为调味饮料,无法替代乳制品补充营养。​
糖含量:原味酸奶和纯发酵乳的糖含量较低(无糖款可低至 0 克),而风味发酵乳(如添加了水果、谷物的产品)的糖含量约为 5-10 克 / 100 克。最需要警惕的是乳酸菌饮料,为了掩盖发酵后的酸味,这类产品往往添加大量糖,部分产品的糖含量高达 12 克 / 100 克,喝一瓶(500 毫升)就相当于摄入了 60 克糖,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每日糖摄入量上限(25 克)。​
益生菌活性:酸奶和发酵乳(未经过灭菌处理的)含有活的益生菌,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肠道菌群。但乳酸菌饮料虽然名字里带 “乳酸菌”,却分为 “活性乳酸菌饮料” 和 “非活性乳酸菌饮料”—— 后者经过高温灭菌,益生菌已失活,只剩下发酵产生的风味物质。即使是活性乳酸菌饮料,由于胃酸的杀灭作用,能到达肠道并发挥作用的益生菌也非常少。​
三、功能和适用场景:别让 “想当然” 误导你​
很多人喝这些产品是为了 “补钙”“调理肠胃”,但选不对产品,这些目标就很难实现。​
想补钙、补充蛋白质:优先选酸奶或纯发酵乳。它们的钙含量与牛奶接近(约 100 毫克 / 100 克),且钙的吸收率因发酵过程而提高,尤其适合儿童、老人和需要补钙的人群。比如每天喝 300 毫升酸奶,可满足成人每日钙需求的 30%。​
想调节肠道、改善消化:选择无糖或低糖的活性发酵乳(标注 “含有活性益生菌”),且要注意冷藏保存(0-4℃),避免益生菌失活。需要提醒的是,益生菌的效果因人而异,且需要长期饮用才能显现,不能指望喝一次就改善肠道功能。​
想解渴、偶尔解馋:可以选择乳酸菌饮料,但要控制量,尽量选低糖款(糖含量≤5 克 / 100 克),且不要把它当成 “健康饮品” 长期喝。尤其不建议给儿童常喝,以免养成嗜甜习惯,增加肥胖和龋齿风险。​
特殊人群选择:乳糖不耐受者适合喝酸奶和发酵乳,因为发酵过程已将部分乳糖分解为乳酸;糖尿病患者应选择无糖酸奶或纯发酵乳,避免乳酸菌饮料和高糖风味发酵乳;减肥人群则要关注产品的热量和糖含量,优先选低脂、无糖的酸奶。​
四、选购指南:3 步选出适合自己的产品​
面对货架上琳琅满目的产品,学会看标签是避免买错的关键。​
第一步:看产品类别​
在包装的显眼位置,通常会标注 “发酵乳”“酸奶”“乳酸菌饮料” 等字样。如果标注 “乳酸菌饮料”,直接归为 “饮料类”,不作为营养补充的首选;标注 “发酵乳” 或 “酸奶”,再进一步查看营养成分。​
第二步:看营养成分表​
重点关注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(糖主要包含在碳水化合物中):​
蛋白质≥2.9 克 / 100 克,属于优质发酵乳或酸奶;​
碳水化合物≤5 克 / 100 克,属于低糖或无糖产品,适合控糖人群;​
碳水化合物>10 克 / 100 克,需谨慎选择,尤其乳酸菌饮料要避开这类高糖产品。​
第三步:看配料表​
配料表第一位是 “生牛乳” 或 “乳粉”,说明是以牛奶为主要原料;​
配料表第一位是 “水”,则可能是乳酸菌饮料或含乳饮料,营养相对较低;​
避免选择配料表中含有 “植脂末”“氢化植物油”“人工香精” 的产品,这类成分对健康不利。​
此外,还要注意保质期和储存条件:活性发酵乳和酸奶需冷藏保存,保质期较短(7-21 天);经过灭菌的发酵乳和乳酸菌饮料可常温保存,保质期较长(3-6 个月),但益生菌已失活。​
结语​
发酵乳、酸奶、乳酸菌饮料虽然名字相似,但本质上是三类不同的产品:酸奶是发酵乳中的 “优等生”,营养丰富;发酵乳涵盖范围更广,需具体看成分;乳酸菌饮料则属于 “风味饮料”,营养有限。喝错的最大危害,是用高糖的乳酸菌饮料替代酸奶补充营养,或指望风味发酵乳有很强的益生菌效果。希望通过这篇文章,大家能认清它们的区别,根据自身需求科学选择,让这些产品真正发挥应有的价值,而不是花了钱却达不到预期的健康效果。记住,看懂标签、关注成分,才是明智的消费选择。

本文来源:医鉴网
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
网友关心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