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饮料里的 “茶多酚” 还在吗?保存方式影响大
https://yigu120.com"2025-07-30 10:31:46 来源:医鉴网
茶多酚是茶叶中最具代表性的活性成分,具有抗氧化、抗炎等多种潜在健康益处,也是很多人选择茶饮料的重要原因。但从茶叶到瓶装茶饮料,历经加工、储存等环节,茶多酚是否还能保留?答案是:有保留,但保存方式对其含量影响极大。
茶饮料在生产过程中,会通过萃取工艺从茶叶中获取茶多酚。以绿茶饮料为例,采用低温萃取工艺能保留较多的茶多酚;而高温灭菌等加工环节会使部分茶多酚被破坏,不过正规厂家生产的茶饮料,仍会有一定量的茶多酚留存。有数据显示,普通绿茶饮料中的茶多酚含量通常在每升几百毫克左右,远低于新鲜冲泡的茶水,但相较于可乐等不含茶多酚的饮料,仍有一定优势。
然而,茶多酚的化学性质不稳定,极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,保存方式不当会导致其快速流失。
温度是影响茶多酚稳定性的关键因素。茶多酚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发生氧化分解,温度越高,分解速度越快。如果将茶饮料长时间放在夏季的车内,或者靠近暖气、微波炉等热源,短短几小时内,茶多酚的含量就可能下降 20% 以上。有实验表明,在 30℃的环境中存放一周的茶饮料,茶多酚损失量比在 4℃环境中存放的多一倍。因此,低温冷藏是保存茶多酚的有效方式,未开封的茶饮料最好放在冰箱冷藏室,能显著延缓茶多酚的降解。
光照也是茶多酚的 “隐形杀手”。茶多酚对紫外线和可见光都较为敏感,光照会加速其氧化反应。透明瓶装的茶饮料如果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,或者放在灯光直射的货架上,瓶内的茶多酚会不断被消耗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茶饮料采用棕色或深色玻璃瓶包装,就是为了减少光线的穿透,起到保护茶多酚的作用。日常生活中,开封后的茶饮料要避免放在窗台、阳台等光照强烈的地方,最好用避光的容器分装后存放。
保存时间同样会影响茶多酚的含量。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,茶饮料中的茶多酚会逐渐氧化减少。即使在适宜的保存条件下,放置几个月后,茶多酚的含量也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。一般来说,茶饮料的保质期多为 12-18 个月,在保质期内,茶多酚虽然会减少,但仍能保持一定含量;超过保质期后,不仅茶多酚所剩无几,饮料的风味和安全性也难以保证,因此一定要在保质期内饮用。
此外,是否开封也会对茶多酚产生影响。茶饮料开封后,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,空气中的氧气会加速茶多酚的氧化。有研究发现,开封后在常温下放置的茶饮料,24 小时内茶多酚含量会下降 15%-20%。所以,开封后的茶饮料要尽快喝完,若喝不完,需密封后放入冰箱冷藏,并在 24 小时内饮用完毕。
了解了保存方式对茶多酚的影响,我们在购买和饮用茶饮料时就能更科学。购买时,尽量选择近期生产的产品,查看包装是否为避光材质;带回家后,及时放入冰箱冷藏;开封后,加快饮用速度,避免长时间存放。
总之,茶饮料中确实含有茶多酚,但它的留存情况与保存方式密切相关。只有掌握正确的保存方法,才能让我们在享受茶饮料风味的同时,尽可能多地获取茶多酚带来的益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