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雷击中怎么办?黄金急救时间内必须做的几件事
https://yigu120.com"2025-08-20 15:33:23 来源:医鉴网
当雷电击中人体的瞬间,强大的电流会像一把无形的利刃,在短短几秒内对身体造成毁灭性伤害。医学研究表明,雷击后的 4-6 分钟是挽救生命的黄金时段,每一秒的迟疑都可能让生还希望大打折扣。在这个生死攸关的窗口期,正确的急救措施能将存活率提升 3 倍以上。以下这些必须完成的关键步骤,或许在未来某一天能成为拯救生命的关键。
第一步: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快速靠近
雷电天气往往伴随持续放电风险,盲目冲向伤者可能让施救者也陷入险境。正确的做法是先观察周围环境:远离孤立的大树、电线杆、广告牌等高耸物体,这些是雷电二次击中的高危区域;避开积水地带,水的导电性会扩大跨步电压的影响范围;确认头顶是否有云层剧烈涌动,若仍有频繁闪电,需先蹲在地势低洼处等待 30 秒以上的放电间隙。
接近伤者时需采取 "最小接触姿势":双脚并拢跳跃前进,避免因跨步电压形成电流回路。到达现场后,用非金属物体(如干燥木棍)快速移开伤者身边可能存在的导电体,如潮湿衣物、金属饰品等。这一步骤需在 10 秒内完成,为后续急救争取时间。
第二步:10 秒内完成生命体征评估
雷击造成的心脏骤停是致死主因,快速判断意识和循环功能至关重要。轻拍伤者双肩并大声呼喊,若毫无反应则说明意识丧失。紧接着用食指和中指触摸颈动脉(位于喉结外侧 2 厘米处),同时观察胸部起伏,整个评估过程严格控制在 10 秒内。
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雷击伤者可能出现 "假死状态":呼吸极其微弱,仅表现为胸廓轻微颤动;颈动脉搏动细弱,需屏气凝神感受。若发现伤者瞳孔散大固定、皮肤呈现焦黑或苍白蜡黄,也不可放弃急救,部分案例显示,即使出现这些体征,及时抢救仍能挽回生命。
第三步:持续心肺复苏直至专业救援到达
一旦确认呼吸心跳停止,必须立即启动心肺复苏。将伤者平放在硬板或地面上,解开衣领和腰带,施救者跪在伤者一侧,双手掌根重叠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。按压深度需达到 5-6 厘米,频率保持每分钟 100-120 次,每次按压后要让胸廓完全回弹。
每完成 30 次按压,进行 2 次人工呼吸:用手捏住伤者鼻翼,以正常肺活量缓慢吹气 1-2 秒,观察到胸廓隆起即可。若现场只有一名施救者,无需中断复苏去拨打急救电话,可在持续操作的同时大声呼救。研究证实,雷击导致的心室颤动对早期除颤反应良好,若现场有自动体外除颤器(AED),应在 CPR 间隙尽快使用。
第四步:同步处理外伤与并发症
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,需安排他人处理可见损伤。对于体表灼伤,用无菌纱布或干净毛巾覆盖即可,切勿涂抹任何药膏或民间偏方,高温造成的皮肤损伤可能深达肌肉层,盲目处理会增加感染风险。若伤口出血,采用直接压迫法止血,用敷料持续按压 10 分钟以上,避免频繁查看伤口导致凝血中断。
注意观察伤者是否出现 "雷击性休克":皮肤湿冷、脉搏细速、血压下降都是典型表现。此时应将伤者下肢抬高 20-30 度,保持呼吸道通畅,若出现呕吐需及时清除呕吐物,防止误吸窒息。对于可能存在的脊柱损伤,在移动过程中必须保持头、颈、躯干在同一轴线,避免扭转动作加重损伤。
第五步:记录关键信息并配合转运
在等待专业救援期间,需专人记录以下信息:雷击发生的准确时间、伤者初始状态、心肺复苏开始时间、除颤次数(若使用 AED)、出血和灼伤的具体部位。这些数据能帮助医护人员快速制定治疗方案。
当急救人员到达后,清晰汇报抢救过程,包括 "从发现到开始 CPR 间隔 X 分钟"" 已持续复苏 X 分钟 " 等关键时间节点。转运过程中若条件允许,应继续进行心肺复苏,直到医院具备高级生命支持能力。
雷电灾害虽然突发,但掌握黄金时间内的急救要点能显著提升存活率。记住: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,快速评估、持续复苏、科学处理外伤,这三个核心环节构成了雷击急救的生命线。将这些知识转化为条件反射式的行动,不仅是对他人生命的负责,也是对自身安全的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