遭遇雷击别慌!这些急救知识能救命​-医鉴网

医鉴网

雷击急救
  • 资讯
栏目推荐
您的位置: 首页 > 急救 > 户外急救 > 雷击急救 >> 正文

遭遇雷击别慌!这些急救知识能救命​

https://yigu120.com"2025-08-20 14:19:29 来源:医鉴网

​在雷雨交加的天气里,一道刺眼的闪电划破天际,随之而来的雷鸣可能让人心生畏惧。而比雷鸣更可怕的是雷击可能带来的致命伤害。每年全球因雷击导致的伤亡事件不在少数,很多人由于缺乏正确的急救知识,错过了最佳救援时机。掌握遭遇雷击后的急救方法,不仅能为他人争取生机,也可能在关键时刻拯救自己。​
雷击的致命原理​
雷电是自然界中极具破坏力的放电现象,其电压可达数百万伏,电流高达数万安。当人体被雷电击中时,强大的电流会瞬间通过身体,造成多系统损伤。电流产生的高温可使皮肤烧焦、衣物燃烧,甚至导致肌肉组织凝固;同时,雷电的冲击波会对内脏器官造成机械性损伤,如心肺震荡、鼓膜破裂等;更危险的是,电流可能干扰心脏正常节律,引发心室颤动或心跳骤停,这也是雷击致死的主要原因。​
值得注意的是,间接雷击的危害同样不容小觑。当雷电击中附近的物体(如树木、电线杆)时,电流会通过地面传导,形成跨步电压。如果人站在落雷点周围,两脚之间的距离越大,跨步电压就越高,电流可能通过下肢传入人体,造成神经损伤、肌肉麻痹甚至心脏停搏。此外,雷电产生的电火花还可能引发火灾、爆炸等二次灾害,进一步扩大伤害范围。​
现场急救的黄金步骤​
当发现有人遭遇雷击后,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,应立即展开急救。时间就是生命,尤其是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,每延迟一分钟抢救,生存率就会下降 7%~10%。​
首先,确保现场安全。在靠近伤者前,要观察周围环境,确认没有再次遭受雷击的风险。如果雷电仍在持续,应先寻找安全的躲避处,待天气稍稳定后再进行救援。切勿在空旷地带、高处、树下或电线杆附近停留,这些地方都是雷击的高危区域。​
其次,判断伤者状态。到达伤者身边后,迅速检查其意识、呼吸和心跳。可以拍打伤者的肩膀并大声呼喊,观察是否有反应;同时将耳朵贴近伤者口鼻,感受是否有气流,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,判断呼吸是否存在;触摸颈动脉(位于颈部气管两侧),检查是否有搏动,确认心跳情况。​
如果伤者呼吸心跳正常,但有灼伤、出血等情况,应立即进行处理。对于灼伤部位,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覆盖,避免涂抹药膏或酱油等物质;对于出血伤口,用压迫止血法,用干净的布块直接按压伤口,直至出血停止。同时,要保持伤者平卧,头偏向一侧,防止呕吐物或分泌物堵塞呼吸道。​
若伤者呼吸心跳停止,必须立即进行心肺复苏(CPR),这是挽救生命的关键。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,具体步骤如下:将伤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,解开衣领和腰带;施救者双手交叉,手掌根部放在伤者两乳头连线中点处,用力快速按压,深度约 5~6 厘米,频率每分钟 100~120 次;每按压 30 次,进行 2 次人工呼吸,即捏住伤者鼻子,用嘴对着其嘴部缓慢吹气,直至胸部隆起。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,应尽快拨打急救电话(如 120),告知具体位置和伤者情况,等待专业医护人员的到来。需要注意的是,雷击伤者可能存在脊柱损伤,在移动伤者时要保持其身体整体平移,避免扭曲或弯曲脊柱,以免造成二次伤害。​
日常避险的关键要点​
预防永远胜于急救,在雷雨天气中采取正确的避险措施,能有效降低遭遇雷击的风险。​
在户外时,应尽快躲避到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,如房屋、办公楼等。进入室内后,要关闭门窗,避免接触水管、煤气管等金属管道,不要使用淋浴器洗澡,因为水是良好的导体,可能将雷电引入室内。同时,应远离电器设备,如电视机、电脑、空调等,最好拔掉电源插头,防止雷电通过电源线损坏设备或伤害人体。​
如果在户外无法及时躲避到室内,应远离高大的物体,如树木、电线杆、广告牌等,因为这些物体容易被雷电击中。不要在空旷的场地停留,也不要在山顶、山脊或开阔的水域等高处活动。可以选择地势较低的地方蹲下,双脚并拢,双手抱膝,低头将下巴贴近膝盖,尽量缩小身体体积,减少被雷击的概率。此外,不要携带金属物品,如雨伞、钥匙、手机等,金属物品会吸引雷电,增加危险系数。​
在车内时,应关闭车窗,不要将身体伸出窗外,也不要触摸车门把手、方向盘等金属部件。汽车的金属外壳可以形成法拉第笼效应,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车内人员免受雷击伤害,但要注意不要停留在树下或电线杆旁。​
常见的认知误区​
在雷击急救和避险方面,存在一些常见的认知误区,需要加以纠正。​
很多人认为 “雷电不会击中同一个地方两次”,这是错误的。事实上,雷电可能多次击中同一个物体,尤其是高大的建筑物或树木。例如,美国纽约的帝国大厦每年会被雷击数十次。因此,在雷雨天气中,不要因为某个地方已经被雷击过而放松警惕。​
还有人觉得 “只要躲在树下就安全了”,这种想法是极其危险的。树木高大,容易被雷电击中,当雷电击中树木时,电流会沿着树干传导到地面,在树下避雨的人可能会受到接触电压或跨步电压的伤害。此外,树木被雷击后可能会发生断裂、燃烧,对周围人员造成二次伤害。​
另外,一些人认为 “遭遇雷击后伤者带有电,不能触摸”,这也是不正确的。雷电击中人体后,电流会迅速释放到地面,伤者身上并不会残留电荷,及时对其进行急救不会导致施救者触电。相反,犹豫和拖延会错失最佳的抢救时机,增加伤者的死亡风险。​
雷电虽然可怕,但只要我们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和避险方法,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带来的伤害。在雷雨天气中,要保持警惕,做好预防措施;一旦发生雷击事件,要沉着冷静,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。记住,每一秒的努力都可能换来生命的延续,这些救命的知识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和掌握。​
 

本文来源:医鉴网
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
网友关心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