纱布绷带怎么用?伤口包扎别太紧,留着空隙好愈合-医鉴网

医鉴网

急救药箱
  • 资讯
栏目推荐
您的位置: 首页 > 急救 > 急救常识 > 急救药箱 >> 正文

纱布绷带怎么用?伤口包扎别太紧,留着空隙好愈合

https://yigu120.com"2025-08-01 09:42:37 来源:医鉴网

处理伤口时,消毒后往往需要用纱布绷带包扎,它能保护创面、吸收渗液、固定敷料,为伤口愈合创造良好环境。但很多人包扎时习惯 “缠紧点才保险”,结果导致伤口肿胀、血液循环受阻,反而延缓愈合。掌握纱布绷带的正确使用方法,把握 “松紧适度、留有空隙” 的原则,才能让包扎真正起到辅助恢复的作用。

包扎太紧的危害:比不包扎更麻烦

看似牢固的 “紧包扎”,其实暗藏多重风险,尤其对伤口愈合不利:

阻碍血液循环:过紧的绷带会压迫血管,导致伤口远端(如手指、脚趾)缺血,出现发麻、发紫、冰凉等症状,严重时可能引发组织坏死;

滋生细菌:紧绷的包扎会让伤口处于密不透风的环境,汗液和渗液无法蒸发,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,增加感染风险;

延缓愈合:局部血液循环受阻会导致营养物质无法正常输送到伤口,肉芽组织生长缓慢,原本几天能愈合的浅表伤口可能拖延至数周;

引发疼痛:过度压迫会刺激伤口周围神经,导致持续性疼痛,甚至影响关节活动,如手部包扎过紧可能无法正常弯曲手指。

临床上常见因包扎过紧导致 “二次伤害” 的案例,尤其是儿童和老人,皮肤敏感度低,更难及时发现过紧带来的问题。

纱布绷带的选择:材质和规格有讲究

不同伤口需要搭配不同的纱布绷带,盲目使用可能影响效果:

材质选择:普通脱脂纱布绷带透气性好,适合大多数干燥伤口;弹力纱布绷带带有弹性,适合关节部位(如膝盖、手腕)包扎,不影响活动;无菌纱布绷带已消毒,可直接接触伤口,非无菌绷带需搭配无菌纱布使用,不能直接触碰创面;

规格选择:宽度 5 厘米的绷带适合手部、足部等小面积伤口;8-10 厘米的适合四肢、躯干等大面积包扎;卷轴长度建议选择 5 米以内的,方便控制包扎力度,避免浪费;

辅助用品:需搭配医用胶带(固定绷带末端)、无菌纱布块(覆盖伤口)使用,若伤口渗液较多,可在纱布下垫一层脱脂棉吸收液体。

购买时注意查看包装是否完好、是否在有效期内,开封后未用完的无菌绷带需密封保存,超过 24 小时建议丢弃。

正确包扎步骤:三步搞定,松紧有标准

无论是四肢还是躯干伤口,正确的包扎步骤都能保证效果,同时避免过紧:

第一步:覆盖伤口,固定纱布

将无菌纱布块轻轻覆盖在消毒后的伤口上,纱布边缘需超出伤口周围 3 厘米以上。若伤口渗液较多,可叠加 2-3 层纱布,但不要超过 5 层,以免影响透气性。用手轻按纱布固定位置,避免包扎时移位。

第二步:螺旋包扎,力度 “能插入一指”

以四肢伤口为例,正确的螺旋包扎法:

手持绷带一端,将绷带起始端贴在伤口远侧(如手腕伤口从手掌开始),用拇指按住固定;

绷带围绕肢体螺旋向上缠绕,每一圈覆盖前一圈的 1/2-2/3,确保包扎均匀;

包扎过程中,保持力度一致,以 “能插入一根手指” 为宜 —— 包扎后尝试将食指插入绷带与皮肤之间,若能轻松插入且不感到紧绷,说明松紧合适。

关节部位可采用 “8 字包扎法”,在关节弯曲处交叉缠绕,既固定牢固又不影响活动。

第三步:末端固定,标记时间

包扎至伤口近侧(如手腕伤口到小臂)后,预留 5 厘米绷带,将末端反折,用医用胶带十字交叉固定,避免松动。在绷带上用记号笔标注包扎时间,方便后续更换时参考。

不同部位包扎要点:细节决定效果

针对特殊部位的伤口,包扎时需调整方法:

手部伤口:包扎后要露出指尖,方便观察血液循环(若指尖发白、发紫,需立即松开重新包扎);

腿部伤口:从脚踝向膝盖方向包扎,避免从膝盖向下,防止血液回流受阻;

头部伤口:用三角巾代替普通绷带,先将三角巾底边中点对准伤口,顶角拉向脑后,两端绕至前额打结,松紧以不晃动为宜;

腹部小伤口:用宽绷带围绕腹部螺旋包扎,注意在呼气时缠绕,避免影响呼吸。

更换和护理:这些时间点别忽视

包扎后并非一劳永逸,需根据伤口情况及时更换:

普通伤口:每天更换一次绷带和纱布,观察伤口是否有渗液、红肿;

渗液较多的伤口:每 4-6 小时更换一次,避免渗液浸透纱布污染伤口;

更换步骤:先轻轻揭开绷带(若与纱布粘连,可用生理盐水湿润后再揭开),用碘伏消毒伤口周围皮肤,更换新的无菌纱布,按原方法重新包扎。

若更换时发现伤口化脓、有异味,或包扎后出现发热、疼痛加剧,需及时就医,可能是伤口感染的信号。

这些情况不适合包扎:别画蛇添足

并非所有伤口都需要包扎,以下情况暴露处理更利于愈合:

浅表擦伤(仅表皮破损):消毒后保持干燥,无需包扎,结痂后会自然愈合;

烧伤水泡未破损:用无菌纱布轻轻覆盖即可,不要缠绕绷带,以免摩擦导致水泡破裂;

面部伤口:尽量选择透气的透明敷料,避免绷带压迫影响血液循环。

纱布绷带是伤口护理的 “好帮手”,但只有正确使用才能发挥作用。记住 “覆盖充分、松紧适度、及时更换” 的原则,避免 “越紧越安全” 的误区,才能为伤口创造透气、湿润又安全的愈合环境。如果对包扎方法不确定,可参考医护人员的示范视频,或在第一次处理时请专业人士指导,确保每一步操作都科学规范。

本文来源:医鉴网
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
网友关心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