药箱里的药过期了?看日期、辨性状,过期药千万别再用-医鉴网

医鉴网

急救药箱
  • 资讯
栏目推荐
您的位置: 首页 > 急救 > 急救常识 > 急救药箱 >> 正文

药箱里的药过期了?看日期、辨性状,过期药千万别再用

https://yigu120.com"2025-08-01 09:23:45 来源:医鉴网

家庭药箱里的感冒药放了半年、退烧药开封后忘了时间、上次擦伤剩下的碘伏瓶身布满灰尘…… 这些被遗忘的药品,很可能已经悄悄过期。很多人觉得 “药没拆封、看着没坏就能用”,却不知过期药不仅疗效下降,还可能产生有毒物质,危害健康。学会判断药品是否过期、正确处理过期药,是家庭用药安全的重要一环。

过期药的 “隐形伤害”,比你想的更严重

药品过期后,其化学成分可能发生分解、氧化或霉变,带来三重风险:

疗效失效:退烧药过期后,退烧成分可能降解,无法有效降低体温,延误病情;抗生素过期后抗菌活性下降,不仅治不好感染,还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;

毒性增加:某些维生素类药物过期后会分解出有害物质,如维生素 C 氧化后可能产生刺激胃肠道的成分;中药制剂(如糖浆、膏剂)过期后易滋生霉菌,服用后可能引发呕吐、腹泻;

过敏风险:外用软膏过期后,基质可能变质,涂抹在皮肤伤口上可能引发红肿、瘙痒,甚至感染。

尤其需要注意的是,急救药品(如硝酸甘油、肾上腺素笔)过期后若用于紧急情况,可能因失效而危及生命。因此,“凑合着用” 的侥幸心理万万不可有。

第一步:看日期,三种标识别混淆

判断药品是否过期,首先要学会识别包装上的日期信息,常见的三种标识需区分清楚:

有效期:指药品在规定储存条件下能保证质量的最长时间,格式多为 “有效期至 XXXX 年 XX 月”(如 “有效期至 2025 年 08 月”,表示 2025 年 8 月 31 日前均可使用);

生产日期 + 保质期:需通过计算判断是否过期,例如生产日期为 2023 年 3 月,保质期 24 个月,则过期时间为 2025 年 3 月;

开封后有效期:部分药品开封后保质期会缩短,如口服溶液剂开封后需在 1 个月内使用(标注 “开封后冷藏保存,1 个月内用完”);眼用制剂开封后最多使用 4 周,即使未到包装标注的有效期,超期也需丢弃。

此外,进口药品的日期格式可能为 “月 / 日 / 年”(如 08/31/2025 表示 2025 年 8 月 31 日),需注意与国内 “年 / 月 / 日” 格式区分,避免误判。

第二步:辨性状,这些变化说明已变质

即使未过包装标注的有效期,药品若出现以下性状改变,也说明已变质,必须丢弃:

片剂 / 胶囊:药片表面出现斑点、变色、潮解、开裂;胶囊软化、粘连、内容物漏出或变色;

液体制剂:口服液、糖浆出现浑浊、沉淀、分层或异味;眼药水、滴鼻剂变得浑浊或有絮状物;

外用制剂:软膏、乳膏出现油水分离、异味或颗粒状结晶;碘伏、酒精等消毒剂颜色变深或挥发殆尽;

中药制剂:中药丸剂、膏剂发霉、变硬或有哈喇味;中药汤剂(自行熬制)存放超过 24 小时(冷藏条件下不超过 72 小时)即需丢弃。

药品性状改变往往是内在成分变质的信号,此时即使在有效期内,也绝对不能使用。

过期药别乱抛,这样处理更安全

处理过期药时,随意丢弃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或被儿童、宠物误服,正确的处理方式如下:

分类处理:口服药、外用药等固体药品,可取出包装内的药品,放入密封袋中,加入少量温水溶解或混合猫砂、咖啡渣等吸附性物质,防止药物泄漏;液体药品需倒入密封瓶中,避免直接倒入下水道;

去除信息:丢弃前需将药盒上的个人信息(如购药凭证、处方信息)涂抹掉,保护隐私;

规范投放:将处理后的过期药放入 “有害垃圾” 分类箱,或交给药店、社区设立的过期药品回收点(部分药店会定期开展回收活动);

特殊药品:抗癌药、精神类药品等特殊药品,需联系医院或药店,由专业人员处理,不可自行丢弃。

预防过期,从科学储存开始

减少过期药的关键在于科学储存和合理购买:

按需购买:每次购药时根据家庭用量选择小包装,避免囤积;

分区存放:将内服与外用药品、成人与儿童药品分开存放,贴上醒目标签;

定期清理:每 3 个月整理一次药箱,在药盒上标注开封日期,优先使用临近过期的药品;

特殊储存:需冷藏的药品(如胰岛素、益生菌)必须放入冰箱冷藏室(2-8℃),避免冷冻;需避光的药品(如硝酸甘油)应放在棕色瓶中,存于阴暗处。

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健康,对待过期药不能有丝毫马虎。记住 “看日期、辨性状、妥处理” 的原则,定期清理药箱,才能避免误用过期药带来的风险。一个规范管理的药箱,不仅能保障用药安全,也是对家人健康的重要守护。

本文来源:医鉴网
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
网友关心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