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人和孩子冬季保健:这些特殊注意事项要牢记
https://yigu120.com"2025-08-07 14:26:02 来源:医鉴网
冬季气温骤降、寒风凛冽,对身体机能较弱的老人和孩子来说是一道 “健康关卡”。老年人新陈代谢减缓,御寒能力下降,心脑血管疾病易在此时发作;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,呼吸道和消化系统更易受冷空气侵袭。针对两类人群的生理特点,掌握科学的冬季保健要点,才能有效降低健康风险,平安度过寒冬。
一、保暖:分层防护,重点部位 “特殊照顾”
老人和孩子的保暖原则截然不同,需根据各自的生理特点调整策略。老年人血液循环较差,四肢末端易受寒,但过度包裹反而可能因出汗后受凉引发感冒。建议采用 “三层穿衣法”:内层选择透气吸汗的棉质衣物,中层用羊毛或羽绒材质保暖,外层配备防风防水的外套,便于根据室内外温差随时增减。尤其要注意颈部、腰部和脚部的保暖,佩戴围巾、穿高腰裤和加绒棉鞋,避免寒风从缝隙侵入。
儿童活泼好动,新陈代谢旺盛,穿衣需 “保持微凉”。可遵循 “比成人少一件” 的原则,选择轻便且保暖性强的衣物,如羽绒内胆、加绒运动裤等,方便活动又能避免出汗过多。外出时戴帽子和手套,减少热量从头部和手部流失;乘坐汽车时不要给孩子裹太厚的被子,以免体温骤升引发不适。夜间睡觉时,给孩子穿宽松的连体睡衣,比盖厚重棉被更能防止踢被着凉。
二、饮食:营养均衡,兼顾 “补” 与 “防”
老年人冬季饮食需 “温软兼顾,控量提质”。寒冷天气会使血管收缩,消化功能减弱,应多吃温热易消化的食物,如杂粮粥、炖菜、汤面等,避免生冷坚硬的食物刺激肠胃。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,如鸡蛋、鱼类、豆制品等,帮助维持肌肉量和免疫力;每天摄入 500 克以上的蔬菜,其中深色蔬菜占一半,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,预防便秘。需要注意的是,冬季味觉敏感度下降,老年人不宜过量加盐调味,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 5 克以内,避免加重心血管负担。
儿童冬季饮食要 “均衡多样,健脾开胃”。低温环境下孩子能量消耗增加,需保证足量的主食和优质蛋白,如米饭、面条、瘦肉、牛奶等,同时多吃富含维生素 C 的水果,如柑橘、猕猴桃等,增强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。冬季孩子易积食,可每周吃 1-2 次山药粥、南瓜泥等健脾食物,避免过量食用油炸食品和甜食。此外,要让孩子多喝温水,不要用饮料代替白开水,预防口干舌燥和便秘。
三、作息:顺应时令,动静结合
老年人冬季作息应 “早睡晚起,适度活动”。中医认为 “冬主藏”,建议每天 21 点前入睡,早晨待阳光出现后再起床,避免在寒冷的清晨外出。上午 10 点至下午 3 点是一天中最温暖的时段,可到室内活动室或阳台进行轻度运动,如太极拳、八段锦、慢走等,每次 30 分钟左右,以身体微微发热、不疲劳为宜。运动后不要立即脱衣服,待汗水擦干后再增减衣物,防止受凉。
儿童冬季需 “保证睡眠,增加光照”。3-6 岁的孩子每天需睡 10-12 小时,7-12 岁需 9-10 小时,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生长激素分泌和免疫力提升。尽量让孩子在 20:30 前入睡,睡前 1 小时避免玩电子产品。天气晴朗时,多带孩子到户外晒太阳,每天至少 1 小时,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维生素 D 合成,帮助钙吸收,预防佝偻病和骨质疏松。但要注意避免在寒风中停留过久,可选择背风处活动。
四、疾病预防:针对性防护,警惕 “冬季高发病”
老年人冬季需重点防范心脑血管疾病。低温会使血压升高、血液黏稠度增加,诱发中风和心梗。要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,遵医嘱按时服药,不可擅自停药;洗澡时水温控制在 38℃左右,时间不超过 20 分钟,避免因温差过大引发血管剧烈收缩。如果出现胸闷、胸痛、头晕、肢体麻木等症状,应立即就医。此外,冬季是流感高发期,老年人可提前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,减少感染风险。
儿童冬季易患呼吸道感染和腹泻。要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,外出时佩戴口罩,回家后及时洗手;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每天开窗通风 2-3 次,每次 30 分钟,降低病毒浓度。如果孩子出现发热、咳嗽、呕吐等症状,不要自行用药,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。另外,冬季也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,要教育孩子勤洗手、不咬手指,玩具和餐具定期消毒。
五、环境:细节优化,打造 “安全小环境”
老年人的居住环境需 “温暖安全,方便取用”。将室温保持在 18-22℃,使用暖气或空调时,在床边放置一杯水或加湿器,避免空气干燥引发呼吸道不适;夜间在走廊和卫生间安装感应灯,地面铺设防滑垫,防止起夜时摔倒。常用的药品放在显眼且容易拿到的地方,准备好急救药品和联系电话,以备不时之需。
儿童的生活环境要 “整洁舒适,避免隐患”。室内温度不宜过高,保持在 20-24℃即可,湿度控制在 50%-60%,减少皮肤干燥和呼吸道不适;玩具和绘本定期清洗消毒,避免细菌滋生;不要在孩子活动区域放置暖宝宝、电热毯等取暖设备,防止烫伤。使用空调或暖气时,每周清洗滤网,避免灰尘和螨虫诱发过敏。
老人和孩子的冬季保健,关键在于 “因人而异,细节把控”。老年人要注重 “稳”,避免剧烈变化和过度劳累;儿童要兼顾 “护” 与 “放”,既做好防护又不过度保护。通过科学的保暖、合理的饮食、规律的作息和针对性的疾病预防,让两类特殊人群在冬季既能抵御严寒,又能保持身体机能的平衡与活力,安稳迎接每一个晴朗的冬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