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产儿更易患病?这些常见并发症家长要提前了解​-医鉴网

医鉴网

新生儿疾病
  • 资讯
栏目推荐
您的位置: 首页 > 育儿 > 新生儿 > 新生儿疾病 >> 正文

早产儿更易患病?这些常见并发症家长要提前了解​

https://yigu120.com"2025-08-09 10:50:26 来源:医鉴网

“宝宝提前来到这个世界,会不会比别的孩子更容易生病?” 这是许多早产儿家长心中挥之不去的担忧。早产儿,即胎龄不足 37 周就出生的宝宝,由于各器官系统发育尚未成熟,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,确实面临着更高的并发症风险。这些并发症可能涉及呼吸、消化、神经等多个系统,若未能及时发现和干预,可能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。因此,提前了解早产儿的常见并发症,做好预防和应对准备,是家长们的重要功课。​
呼吸系统:早产儿最 “脆弱” 的防线​
呼吸系统是早产儿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系统之一,其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(NRDS)是最常见也最危险的并发症。这种疾病主要发生在胎龄小于 32 周的早产儿身上,由于宝宝肺部发育不成熟,肺泡表面缺乏足够的肺表面活性物质,导致肺泡无法正常扩张,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。​
患病的早产儿会表现出呼吸急促(每分钟超过 60 次)、鼻翼扇动、胸骨上窝及肋间隙凹陷等症状,严重时皮肤会出现青紫。如果不及时治疗,可能引发呼吸衰竭、脑损伤等严重后果。目前,临床上会通过补充肺表面活性物质、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方式进行治疗,多数宝宝在积极治疗后能逐渐恢复。​
除了呼吸窘迫综合征,早产儿还容易出现支气管肺发育不良(BPD)。这种并发症多发生在长期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早产儿身上,由于肺部反复受到炎症刺激和气压损伤,导致肺泡和气道发育异常,宝宝会出现长期呼吸困难、反复肺部感染等问题,需要长期的呼吸支持和康复治疗。​
此外,呼吸暂停也是早产儿常见的呼吸问题。胎龄越小的早产儿,发生呼吸暂停的概率越高,表现为呼吸停止超过 20 秒,同时伴有心率下降(低于 100 次 / 分钟)和皮肤青紫。这是因为早产儿的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,对呼吸的调节能力较弱,家长需要密切观察,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刺激呼吸的药物或辅助呼吸设备。​
消化系统:喂养难题背后的隐患​
早产儿的消化系统发育同样不成熟,容易出现一系列喂养和消化问题,其中坏死性小肠结肠炎(NEC)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。这种疾病多见于胎龄小于 32 周、出生体重低于 1500 克的早产儿,主要是由于肠道缺血缺氧、肠道菌群失衡等原因导致肠黏膜受损,严重时会出现肠坏死、肠穿孔。​
NEC 早期表现并不典型,可能只是吃奶量减少、呕吐、腹胀、大便带血等,家长如果发现这些症状,应及时告知医生。医生会通过腹部 X 线检查等方式进行诊断,一旦确诊,需要立即禁食、胃肠减压,并进行抗感染治疗,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切除坏死的肠段。​
喂养不耐受也是早产儿常见的问题。由于早产儿的吸吮和吞咽能力较弱,胃容量小,胃排空延迟,容易出现吐奶、腹胀、胃潴留等情况。对于这种情况,医生通常会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养方式,或通过鼻饲管进行喂养,逐渐锻炼宝宝的消化能力。家长在给早产儿喂奶时,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,如出现频繁吐奶、腹胀等情况,应及时调整喂养量和频率。​
此外,早产儿还容易出现黄疸持续时间长的问题。由于早产儿的肝脏功能不成熟,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较弱,黄疸消退的时间会比足月儿长,而且更容易出现病理性黄疸。家长需要密切监测宝宝的黄疸变化,如黄疸持续加重或消退后又重新出现,应及时就医,必要时进行蓝光治疗。​
神经系统:不容忽视的发育风险​
早产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,面临着更高的神经系统并发症风险,其中脑室周围 - 脑室内出血(PVH-IVH)是最常见的一种。这种出血主要发生在早产儿的脑室周围生发基质,由于该区域血管脆弱,容易受到缺氧、血压波动等因素的影响而破裂出血。​
PVH-IVH 根据出血程度分为四级,轻度出血可能没有明显症状,严重出血则可能导致脑积水、脑瘫、智力障碍等后遗症。医生通常会在早产儿出生后进行头颅超声检查,及时发现出血情况。对于轻度出血,多数宝宝可以自行吸收,不会留下明显后遗症;而严重出血则需要及时治疗,如引流脑脊液、使用止血药物等,以减少对神经系统的损伤。​
脑白质软化也是早产儿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,主要是由于早产儿的脑白质对缺氧、缺血非常敏感,在缺氧缺血等因素影响下,脑白质会出现损伤、软化。这种损伤可能会影响宝宝的运动、认知、语言等功能发育,导致脑瘫、智力低下等后遗症。家长需要密切关注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,如发现宝宝运动发育迟缓(如抬头、翻身、坐立等动作比同龄宝宝晚)、反应迟钝等情况,应及时进行康复评估和干预。​
此外,早产儿还可能出现癫痫等神经系统问题,表现为肢体抽搐、眼球凝视、呼吸暂停等,这是由于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导致的神经元异常放电。家长如果发现这些症状,应及时就医,医生会通过脑电图等检查进行诊断,并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。​
其他常见并发症及应对原则​
除了上述系统的并发症外,早产儿还容易出现感染、贫血、视网膜病变等问题。早产儿的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,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弱,容易受到细菌、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,发生败血症、肺炎等感染性疾病。家长要注意做好早产儿的卫生防护,避免接触感染源,保持室内空气清洁。​
早产儿由于红细胞生成不足、红细胞寿命短、出生时失血等原因,容易出现贫血,表现为皮肤苍白、精神萎靡、吃奶无力等。医生会根据贫血的程度,给予铁剂补充或输血治疗,家长在喂养时可以选择强化铁的配方奶,帮助宝宝预防贫血。​
早产儿视网膜病变(ROP)是由于早产儿的视网膜血管发育不成熟,在高浓度氧疗等因素的影响下,出现血管异常增生,严重时可能导致视网膜脱离、失明。因此,早产儿出生后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眼底检查,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ROP。​
面对早产儿的多种并发症,家长需要掌握以下应对原则:密切观察,留意宝宝的呼吸、吃奶、精神状态等变化,及时发现异常症状;积极配合医生治疗,早产儿的并发症治疗需要专业的医疗团队,家长要信任医生,积极配合各项检查和治疗;做好长期护理和随访,早产儿出院后,需要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评估、神经系统检查等,及时发现发育过程中的问题,进行早期干预。​
早产儿虽然面临着更高的并发症风险,但只要家长提前了解这些常见并发症,做好预防和应对准备,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科学护理和治疗,大多数早产儿都能健康成长。家长要保持耐心和信心,用细心和爱心陪伴宝宝度过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难关。​
 

本文来源:医鉴网
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
网友关心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