警惕!新生儿败血症早期症状不明显,这些细节千万别忽略
https://yigu120.com"2025-08-09 10:48:36 来源:医鉴网
新生儿败血症,这个听起来就让人揪心的疾病,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严重感染性疾病。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,一旦细菌等病原体侵入血液并大量繁殖,就可能引发全身性炎症反应,甚至危及生命。更让人担忧的是,新生儿败血症早期症状往往十分隐匿,缺乏特异性,很容易被新手爸妈当作普通的 “小毛病” 而忽略,等到症状明显时,病情可能已经进展到严重阶段。因此,了解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信号,对及时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。
体温异常:看似普通却暗藏危机
体温异常是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早期表现之一,但它的表现形式却不像其他感染性疾病那样典型,容易让人掉以轻心。
有些新生儿会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,体温可能达到 38℃以上,但这种发热通常不会像感冒发烧那样持续攀升,反而可能是断断续续的低热,而且服用退烧药后效果也不明显。这是因为病原体在血液中繁殖,刺激机体产生炎症反应,但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完善,无法做出强烈而持续的发热反应。
更需要警惕的是体温不升的情况。部分败血症新生儿不仅不会发烧,反而会出现体温低于 36℃的现象,即使给宝宝包裹得很厚实,也很难让体温恢复到正常范围。同时,宝宝可能伴有手脚冰凉、四肢末端发绀等表现,这是由于病原体影响了血液循环,导致机体产热不足。
无论是体温升高还是体温不升,只要新生儿的体温出现明显波动,且找不到明确的原因,比如没有明显的着凉史或环境温度异常,就需要引起高度重视,不能简单地认为是 “宝宝体质弱” 而放任不管。
精神状态改变:细微之处见端倪
新生儿的精神状态是反映其健康状况的重要窗口,败血症早期,宝宝的精神状态会出现一些不易察觉的细微变化。
健康的新生儿在清醒时通常会有一定的活动量,眼神明亮,对周围的声音、光线等刺激会有反应。而败血症早期的新生儿可能会变得精神萎靡,整天昏昏欲睡,很难被唤醒。即使醒来,也显得无精打采,眼神呆滞,对玩具、声音等外界刺激反应迟钝,不像往常那样会有肢体活动或眼神追随。
也有少数新生儿会出现烦躁不安的情况,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哭闹,而且哭声微弱、持续时间长,很难通过喂奶、安抚等方式使其平静下来。这种异常的精神状态,是病原体侵袭后,宝宝身体发出的 “求救信号”,爸妈千万不能误认为是宝宝 “闹觉” 或 “脾气不好”。
消化系统异常:从吃奶细节发现问题
新生儿的消化系统对感染非常敏感,败血症早期往往会在吃奶和消化方面表现出一些异常。
吃奶量减少是常见的症状之一。原本吃奶很积极的宝宝,可能突然变得吃奶无力,吸吮速度减慢,每次吃奶的量明显减少,甚至拒绝吃奶。这是因为病原体影响了宝宝的食欲,同时感染导致的全身不适也让宝宝没有力气吃奶。
吐奶、溢奶次数增多也需要警惕。虽然新生儿吐奶是常见现象,但败血症引起的吐奶往往更为频繁,而且吐奶量较多,有时甚至会呈喷射状。同时,宝宝可能会出现腹胀、腹泻等症状,大便的性状也可能发生改变,比如变得稀薄、带有黏液或血丝。
此外,部分宝宝还会出现黄疸加重或退而复现的情况。正常情况下,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会在出生后 2-3 天出现,7-10 天左右消退。如果宝宝的黄疸在消退后又重新出现,或者黄疸程度突然加重,皮肤和巩膜黄染明显加深,就可能与败血症有关。因为病原体感染会影响肝脏功能,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,从而使黄疸加重或持续不退。
其他容易被忽略的细节
除了上述较为常见的症状外,新生儿败血症还可能有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表现。
皮肤异常就是其中之一。有些宝宝可能会出现皮肤瘀斑、瘀点,这是由于病原体影响了凝血功能,导致皮下出血。还有些宝宝会出现皮肤花纹,即皮肤表面出现像大理石纹路一样的花纹,这是因为血液循环不畅所致。
呼吸异常也可能出现。部分新生儿会出现呼吸急促、呼吸浅慢或呼吸不规则的情况,这是因为败血症可能影响呼吸系统,导致呼吸功能受到抑制。
另外,宝宝的体重增长缓慢或不增也可能是败血症的早期信号。由于感染会消耗宝宝体内的能量和营养物质,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,导致体重增长停滞甚至下降。
如何鉴别与应对
面对新生儿这些看似普通的异常表现,新手爸妈该如何鉴别是否为败血症呢?其实,新生儿败血症的症状往往是多个同时出现的。如果宝宝同时出现了体温异常、精神萎靡、吃奶减少、吐奶频繁等多种症状,就需要高度怀疑败血症的可能,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。
医生通常会通过血常规、血培养、C 反应蛋白等检查来明确诊断。其中,血培养是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金标准,能够明确病原体的种类,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。
一旦确诊为新生儿败血症,就需要及时进行治疗。治疗主要以抗感染治疗为主,医生会根据血培养的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静脉输注。同时,还会给予支持治疗,如保暖、吸氧、静脉补液等,以维持宝宝的生命体征稳定,帮助宝宝度过危险期。
预防胜于治疗
新生儿败血症虽然凶险,但也是可以预防的。新手爸妈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:
首先,要做好卫生防护。接触宝宝前要彻底洗手,尤其是在换尿布、喂奶前后。宝宝的衣物、尿布要勤洗勤换,保持清洁干燥。
其次,要注意皮肤护理。新生儿皮肤娇嫩,容易破损,要避免宝宝皮肤受到损伤。如果宝宝出现脐炎、皮肤脓肿等感染性疾病,要及时治疗,防止感染扩散。
再次,合理喂养也很重要。母乳喂养的妈妈要注意乳头卫生,喂奶前要清洗乳头。人工喂养的宝宝,奶瓶、奶嘴要定期消毒,避免细菌污染。
最后,要避免交叉感染。尽量不要带宝宝去人群密集的场所,减少与患有感染性疾病的人接触。如果家人患有感冒等疾病,要避免与宝宝密切接触,必要时要佩戴口罩。
新生儿败血症虽然早期症状不明显,但只要新手爸妈细心观察,就能发现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。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是战胜新生儿败血症的关键。同时,做好日常的预防工作,也能有效降低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风险,让宝宝在安全、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