宠物咬伤破皮了?肥皂水冲洗 15 分钟,再涂碘伏,狂犬疫苗别拖延-医鉴网

医鉴网

急救护理
  • 资讯
栏目推荐
您的位置: 首页 > 急救 > 急救常识 > 急救护理 >> 正文

宠物咬伤破皮了?肥皂水冲洗 15 分钟,再涂碘伏,狂犬疫苗别拖延

https://yigu120.com"2025-08-01 10:28:57 来源:医鉴网

逗弄邻居家的小狗时被突然咬伤手指、给猫咪剪指甲时被抓伤手背、野外遇到流浪动物袭击导致皮肤破损…… 宠物咬伤看似只是小伤口,却可能隐藏着狂犬病、细菌感染等致命风险。很多人认为 “自家宠物很健康,不用处理”,或仅用清水简单冲洗后就置之不理,这些做法可能让小小的伤口变成威胁生命的隐患。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“彻底清洗伤口、科学消毒、及时接种狂犬疫苗”,每一步都不能拖延,才能将风险降到最低。

忽视处理的 “致命隐患”,比伤口本身更可怕

宠物咬伤后,皮肤屏障被破坏,唾液中的病毒和细菌会趁机入侵人体,带来多重风险:

狂犬病风险:即使是看似健康的猫狗,也可能携带狂犬病病毒(即 “健康带毒”)。病毒通过伤口进入神经系统后,一旦出现症状,死亡率几乎为 100%,且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;

细菌感染:宠物口腔内含有葡萄球菌、巴氏杆菌等多种细菌,咬伤后可能引发伤口红肿、化脓,严重时会导致蜂窝组织炎、败血症;

伤口愈合不良:若伤口较深(如被大型犬咬伤),可能损伤肌腱、神经,处理不及时会导致伤口愈合缓慢,甚至留下功能障碍;

破伤风风险:较深的穿刺伤(如被宠物牙齿刺穿皮肤)会形成厌氧环境,增加破伤风杆菌感染的可能,出现肌肉痉挛等严重症状。

数据显示,全球每年因狂犬病死亡的人数超过 5.9 万,其中 95% 由犬类咬伤引起,可见宠物咬伤后的规范处理是阻断风险的关键。

第一步:肥皂水冲洗 15 分钟,冲走病毒和细菌

被宠物咬伤破皮后,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是清除病毒和细菌的第一道防线,必须严格操作:

冲洗方法:用 20% 的肥皂水(可用普通肥皂加水调配)持续冲洗伤口,水流要急一些,直接冲击伤口内部,同时用手指轻轻挤压伤口周围,促使污血和唾液流出。若伤口较深,可用无菌注射器注入肥皂水冲洗深处;

时间要求:无论伤口大小,必须冲洗至少 15 分钟,确保每一个破损处都被肥皂水浸泡,不要因疼痛或觉得 “伤口小” 而缩短时间;

特殊部位处理:若咬伤面部、眼睛等特殊部位,可用棉签蘸肥皂水轻轻擦拭,避免水流直接冲进眼睛或口腔。

冲洗后不要用酒精或碘酒直接涂抹伤口内部(会刺激组织),但可用于消毒伤口周围皮肤。

第二步:碘伏消毒,进一步杀灭病菌

肥皂水冲洗后,需用碘伏对伤口进行消毒,减少感染风险:

消毒范围:用无菌棉签蘸取碘伏,从伤口中心向周围螺旋式消毒,范围覆盖伤口周围 5 厘米的皮肤,确保伤口边缘和周围皮肤都被消毒;

注意事项:不要用紫药水、红药水等刺激性较强的消毒剂,以免影响伤口观察和愈合;若伤口有出血,可在消毒后用无菌纱布轻轻按压止血,不要用力包扎(保持伤口暴露更利于愈合);

避免包扎过紧:除非伤口位于易摩擦部位(如手掌、足底),否则无需包扎,或用透气性好的纱布轻轻覆盖,避免包扎过紧导致细菌滋生。

消毒后不要涂抹抗生素软膏(如红霉素软膏),以免影响狂犬疫苗的接种效果,也不要用嘴吸吮伤口(可能导致病毒进入口腔黏膜)。

第三步:狂犬疫苗,越早接种越安全

被宠物咬伤破皮属于 “二级暴露”,必须在 24 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,这是预防狂犬病的唯一有效方法:

接种时间:狂犬疫苗需按疗程接种(通常为 5 针,分别在第 0、3、7、14、28 天各接种 1 针),首针接种时间越早越好,即使超过 24 小时,也需尽快补种,仍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;

接种人群:无论咬伤动物是否接种过狂犬疫苗,被咬伤者都必须接种。尤其是被流浪动物、野生动物(如蝙蝠、狐狸)咬伤,或宠物行为异常(如狂躁、流涎、主动攻击)时,还需在伤口周围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(如抗狂犬病血清);

特殊情况:若之前接种过狂犬疫苗,需根据末次接种时间判断是否需要加强接种(如 3 个月内无需加强,3 个月以上需加强 2 针),具体需咨询医生。

狂犬疫苗安全性较高,孕妇、儿童、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也可接种,不要因担心副作用而拒绝接种,以免留下终身遗憾。

不同情况的处理细节,决定风险大小

针对不同的咬伤情况,处理时需略有侧重:

轻微破皮(未出血):同样需要肥皂水冲洗 15 分钟、碘伏消毒和接种狂犬疫苗,不要因 “没出血” 而忽视,病毒可能通过黏膜进入人体;

较深伤口(出血较多):在冲洗和消毒后,用无菌纱布按压止血(不要用力包扎),立即前往医院,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缝合、注射破伤风疫苗或抗生素;

面部咬伤:面部血管丰富,病毒扩散更快,需加快处理速度,在冲洗消毒后立即前往医院,同时告知医生咬伤部位,以便优先接种疫苗;

多处咬伤:需分别处理每个伤口,确保每个破损处都被彻底冲洗和消毒,接种疫苗时需告知医生咬伤的数量和部位。

这些情况必须就医,别犹豫

被宠物咬伤后,出现以下情况时,需立即前往医院急诊科或犬伤门诊:

伤口较深、出血不止,或咬伤部位在面部、颈部、手指等重要部位;

伤口出现红肿、疼痛加剧、流脓等感染症状;

咬伤动物表现异常(如狂躁、畏光、攻击性强),或为野生动物;

接种狂犬疫苗后出现发热、皮疹、注射部位剧烈疼痛等不良反应;

孕妇、免疫力低下者(如糖尿病患者、长期服用激素者)被咬伤,需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接种方案。

就医时需携带咬伤动物的信息(如是否家养、是否接种过疫苗),若动物已被捕获,可告知医生(便于观察动物是否患病),但不要因等待动物 “观察结果” 而延误接种疫苗。

日常预防:减少宠物咬伤风险

预防宠物咬伤比处理更重要,日常需注意这些细节:

与宠物保持安全距离:不要随意逗弄陌生宠物,尤其是正在进食、哺乳或睡觉时的动物;

正确与宠物互动:抚摸宠物时动作要轻柔,避免突然拍打、拉扯;给宠物剪指甲、洗澡时,可先让专业人士协助,或佩戴防护手套;

给宠物接种疫苗:家养宠物需定期接种狂犬疫苗和其他疫苗,减少携带病毒和细菌的风险;

教育儿童:告诉孩子不要用手去捅宠物的眼睛、鼻子,不要抢夺宠物的食物,避免激怒宠物。

宠物咬伤的处理核心是 “清洗、消毒、接种疫苗”,记住 “肥皂水冲 15 分钟、碘伏消毒不包扎、24 小时内打疫苗” 的原则,才能在第一时间阻断风险。狂犬病虽然可怕,但只要处理及时规范,就能有效预防。无论是家养宠物还是流浪动物,被咬伤后都不能抱有侥幸心理,科学处理才是对自己生命负责的态度。

本文来源:医鉴网
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
网友关心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