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摔倒到送医:骨折急救全流程指南,新手也能看懂
https://yigu120.com"2025-08-20 17:29:04 来源:医鉴网
在日常生活中,意外摔倒导致骨折的情况时有发生。面对突如其来的伤害,许多人因缺乏急救知识而手足无措,甚至因不当处理加重损伤。本文将结合权威医学指南与真实案例,梳理从摔倒到送医的骨折急救全流程,帮助新手在关键时刻冷静应对。
一、摔倒现场:先保命,再处理骨折
第一步:确保环境安全,脱离危险源
若伤者被重物压住(如塌方、机器夹伤),需立即解除压迫。例如,某建筑工地塌方事故中,一名工人腿部被钢筋贯穿,急救人员先用液压剪切断钢筋,将伤者转移至安全区域后才展开后续救治。关键原则:若现场存在漏电、火灾或二次塌方风险,应优先将伤者转移至开阔地带,避免盲目施救。
第二步:评估生命体征,优先抢救休克
意识状态:轻拍伤者肩膀并大声呼唤,若无反应,立即检查呼吸和脉搏。
呼吸循环:观察胸廓起伏,触摸颈动脉搏动。若呼吸心跳骤停,需立即启动心肺复苏(CPR)。
休克征兆:面色苍白、四肢湿冷、脉搏细速可能提示失血性休克。此时应让伤者平躺,抬高下肢20-30度,保持呼吸道通畅,并尽快联系急救人员。例如,2024年某高速公路连环车祸中,一名乘客因股骨骨折导致大出血休克,现场急救人员迅速用平衡盐溶液建立静脉通道,同时用加压包扎控制出血,为后续输血抢救赢得时间。
二、骨折处理:止血、固定、防感染
第一步:开放性骨折止血包扎
清洁伤口:用无菌纱布或干净布料覆盖伤口,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。若伤口有异物(如玻璃渣),切勿自行拔出,需交由医生处理。
加压包扎:对持续出血的伤口,用绷带或三角巾环绕加压,压力以能止血且远端动脉可触及为宜。例如,前臂骨折出血时,包扎范围应覆盖肘关节上下10厘米。
止血带使用:若加压包扎无效(如股动脉破裂),可在伤口近心端使用止血带。注意事项:记录上止血带时间,每隔1小时放松1-2分钟;儿童止血带压力需低于成人,避免肢体缺血坏死。
第二步:闭合性骨折固定制动
材料选择:就地取材使用木板、硬纸板、树枝等,长度需超过骨折上下两个关节。若没有材料,上肢可固定在胸部,下肢可将患肢与对侧健肢捆绑固定。
固定方法:用绷带或布条将夹板与肢体绑紧,松紧度以能插入一指为宜。固定后检查远端血运(观察指甲颜色、触摸脉搏),避免过紧导致组织坏死。例如,小腿骨折可用两块木板分别固定膝关节和踝关节,中间用毛巾或棉花填充空隙。
特殊部位处理:
脊柱骨折:严禁抱、背、拖拽伤者,需用硬质担架平抬,保持头、颈、躯干呈一条直线。
颈椎骨折:需专人固定头部,使用颈托或毛巾卷维持颈椎稳定。
三、转运送医:减少颠簸,争取黄金时间
第一步:选择正确搬运姿势
团队协作:至少3人协同搬运,采用“平托法”或“滚动法”保持伤者身体水平。例如,搬运腰椎骨折患者时,需由一人托住头颈部,两人分别托住胸背部和臀部,另一人托住下肢。
工具选择:优先使用硬质担架,避免使用软床或椅子搬运。若条件有限,可将伤者固定在门板或木板上。
禁忌动作:严禁抱、背、拖拽伤者,尤其是脊柱骨折患者,否则可能导致永久性瘫痪。
第二步:途中监护与信息传递
持续观察:监测伤者意识、呼吸和出血情况,若出现呕吐需将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。
心理安抚:用温和语气与伤者沟通,缓解其紧张情绪,避免因疼痛或恐惧导致血压升高。
提前沟通:向急救人员详细说明受伤机制(如高处坠落、车祸)、骨折部位、已采取的急救措施及伤者生命体征,为院内治疗争取时间。
四、院内治疗:专业复位与康复
第一步:急诊分诊与检查
初步评估:医生会检查伤者全身状况,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问题(如大出血、气胸)。
影像学检查:通过X光、CT或MRI确定骨折部位、类型和移位情况。例如,股骨颈骨折可能需通过MRI检查是否存在隐匿性损伤。
第二步:手术治疗与固定
保守治疗:若骨折对位对线良好,可采用石膏或支具外固定。例如,儿童青枝骨折通常只需局部制动即可愈合。
手术治疗:对于移位明显的骨折(如粉碎性骨折),需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(ORIF)。手术中医生会使用钢板、螺钉或髓内钉固定骨折端,促进愈合。
第三步:康复训练与预防并发症
早期康复:术后1-2周开始进行被动关节活动,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。
功能锻炼:根据骨折部位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,如膝关节骨折患者需进行直腿抬高、抗阻训练等。
预防并发症:长期卧床者需定期翻身预防压疮,使用弹力袜或抗凝药预防深静脉血栓。
五、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
误区1:骨折后立即热敷或按摩
真相:热敷会加速血液循环,导致肿胀加重;按摩可能使骨折端移位,损伤周围神经血管。正确做法是伤后24小时内冷敷,每次15-20分钟,间隔1小时重复。
误区2:开放性骨折将外露骨端塞回伤口
真相:强行回纳可能导致深层组织感染,甚至引发骨髓炎。正确做法是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,保持骨端原位固定。
误区3:骨折后随意服用止痛药
真相: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可能抑制凝血功能,加重出血。若需止痛,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安全药物。
结语
骨折急救的核心是“保护生命、减少损伤、争取时间”。通过规范执行“脱离环境—止血包扎—固定制动—安全转运—院内治疗”全流程,可显著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。建议公众定期参加急救培训,掌握心肺复苏、止血包扎等基本技能,并在家中备齐急救包(含绷带、夹板、止血带等)。记住:您的冷静与专业,可能是伤者重获新生的关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