隐球菌病理特点
https://yigu120.com"2024-10-19 16:51:55 来源:医谷云
隐球菌是一种致病真菌,能引起严重的全身感染。它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,在肺部繁殖后扩散到其他器官,尤其喜欢侵犯中枢神经系统。
隐球菌感染后,最常见的病理变化是肉芽肿性炎症。在感染部位可以看到大量巨噬细胞聚集,里面吞噬了许多隐球菌。这些巨噬细胞常常融合成多核巨细胞,形成特征性的隐球菌肉芽肿。肉芽肿周围还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。
在脑膜和脑组织中,隐球菌可引起严重的炎症反应。脑膜会明显增厚,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。脑实质中可见散在的小脓肿或肉芽肿样病变。有时还会形成胶质细胞反应的病灶,看起来像一个个小结节。
隐球菌本身有一个厚厚的荚膜,这是它的主要致病因子。荚膜能抵抗宿主的免疫攻击,让隐球菌在体内存活繁殖。在组织切片上,隐球菌周围常常有一圈空白区,那就是被特殊染色显示出来的荚膜。
在肺部,隐球菌会导致间质性肺炎,肺泡壁增厚,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。严重时可形成实变灶,甚至出现空洞。有些患者会出现肺内散在的结节样病变,X线上像是肺结核。
除了肺和中枢神经系统,隐球菌还可以侵犯皮肤、骨骼、肾脏等多个器官。在这些部位也会形成类似的炎症反应和肉芽肿病变。全身播散性感染时,甚至可以在血管内看到大量隐球菌。
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更容易发生严重的隐球菌感染。在艾滋病患者中,隐球菌脑膜炎是常见的机会性感染。这类患者的病理变化往往不典型,炎症反应较弱,但体内的隐球菌数量极多。
隐球菌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。在组织切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特征性的酵母样真菌,周围有明显的荚膜。特殊染色如墨汁染色和荚膜染色对于确诊很有帮助。培养和血清学检查也是重要的辅助手段。
本文来源:医谷云
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
网友关心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