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腔炎分多种,你患的是哪一种?教你快速区分不同类型
https://yigu120.com"2025-08-18 16:57:55 来源:医鉴网
口腔里的疼痛、溃疡反反复复,让人吃不下饭、睡不好觉 —— 这很可能是口腔炎在作祟。但你知道吗?口腔炎并非单一疾病,而是多种口腔黏膜炎症的统称。不同类型的口腔炎,病因、症状和治疗方法大相径庭。想要精准应对,首先得学会 “对号入座”。
复发性阿弗他溃疡:最常见的 “磨人精”
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堪称口腔炎中的 “常客”,约 80% 的口腔炎患者都属于这种类型。它的名字里,“阿弗他” 源自希腊语,意为 “灼痛”,精准概括了其典型症状。
这类溃疡发作时,黏膜上会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浅表创面,直径通常在 2-10 毫米之间,边缘清晰且微微红肿,中央覆盖着淡黄色或灰白色的假膜。最折磨人的是它的疼痛感 —— 吃饭、说话甚至喝水时,创面一碰就像被针扎一样疼,严重时还会伴随局部灼热感。
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 “杀手锏” 是反复发作。轻度患者可能每月发作 1-2 次,每次持续 7-10 天自行愈合;严重者几乎没有 “空窗期”,旧溃疡刚好转,新溃疡就接踵而至,甚至多个溃疡融合成大面积创面,影响正常进食。
它的发病与免疫力波动、精神压力、营养缺乏(尤其是维生素 B 族、锌)密切相关,女性在生理期前后更易发作。值得庆幸的是,这类溃疡虽然反复,但不会传染,也不会癌变,做好局部护理和生活调整就能有效减少发作。
疱疹性口腔炎:病毒引发的 “成簇攻击”
如果口腔里突然冒出一堆小水疱,密密麻麻连成一片,那就要警惕疱疹性口腔炎了。这种类型由单纯疱疹病毒(HSV)感染引起,具有强传染性,尤其容易在儿童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爆发。
发病初期,患者会感觉口腔黏膜灼热、发痒,随后在唇、颊、舌等部位出现成簇的小水疱。这些水疱像透明的小水珠,直径约 1-2 毫米,往往多个聚集在一起。1-2 天后水疱破裂,形成浅表的圆形溃疡,溃疡表面同样覆盖假膜,但周围黏膜红肿更明显。
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相比,疱疹性口腔炎的疼痛更为剧烈,患者常因疼痛拒绝进食,还可能伴随发热(体温可达 38-40℃)、头痛、乏力等全身症状,颈部淋巴结也会出现肿大压痛。
需要注意的是,病毒感染后会潜伏在神经节中,当身体免疫力下降时(如感冒、熬夜),就可能再次发作。儿童首次感染时症状通常更严重,而成人复发时多表现为唇部疱疹(俗称 “上火起泡”)。
创伤性口腔炎:“人为” 导致的黏膜损伤
创伤性口腔炎并非由病毒或免疫力问题引发,而是物理或机械刺激直接导致的口腔黏膜损伤。简单来说,就是 “自己不小心弄伤了嘴巴”。
它的溃疡形状很有特点 —— 往往与创伤因素 “高度匹配”。比如被牙齿咬伤的部位,溃疡会呈不规则的 “咬痕状”;被尖锐牙尖或残根刮伤的,溃疡边缘会沿着牙尖形状延伸;喝热汤烫伤的,则可能出现片状的浅表糜烂。
这类溃疡的疼痛感相对 “直接”,刺激去除后愈合速度较快,通常 7-10 天就能痊愈,且很少反复发作。常见的诱因包括:牙齿排列不齐、有尖锐的牙结石或残根残冠、吃饭时狼吞虎咽咬伤黏膜、进食过烫食物、刷牙过于用力等。
如果创伤因素长期存在(如未及时处理的残根),反复刺激同一部位,可能导致溃疡长期不愈,甚至增加癌变风险。因此,发现创伤性溃疡后,除了局部护理,还需及时去除诱因。
鹅口疮(念珠菌性口腔炎):真菌感染的 “白色警报”
鹅口疮由念珠菌感染引起,多见于婴幼儿、老年人、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力严重低下的人群。它的症状与其他口腔炎差异明显,堪称口腔里的 “白色警报”。
发病时,口腔黏膜(尤其是舌面、颊黏膜、上颚)会出现白色凝乳状的斑块,像一层厚厚的奶渍,用棉签轻轻擦拭,斑块下方会露出红肿的创面,甚至伴随轻微出血。患者可能感觉口腔灼热、干燥,婴幼儿则会因疼痛拒绝吃奶、哭闹不止。
与其他溃疡型口腔炎不同,鹅口疮的 “白色斑块” 是最典型的标志,且常伴随口干、味觉减退等症状。如果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,突然出现口腔白色斑块,需高度怀疑念珠菌感染,及时就医治疗。
过敏性口腔炎:黏膜的 “排异反应”
过敏性口腔炎是口腔黏膜对某些物质(如食物、药物、牙膏、假牙材料)产生的过敏反应,属于 “黏膜排异” 现象。它的症状多样,但发病急、与接触过敏原密切相关是核心特点。
接触过敏原后,口腔黏膜会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红肿、瘙痒、灼热感,严重时会出现水疱、糜烂或溃疡。如果是食物过敏,还可能伴随嘴唇肿胀(血管性水肿);如果是牙膏或假牙过敏,症状多集中在与过敏原接触的部位。
这类口腔炎的关键是找到过敏原并避免接触。比如吃了芒果后口腔红肿,下次避免食用即可;对某种牙膏过敏,更换产品后症状会迅速缓解。
快速区分:记住这几个 “关键词”
面对五花八门的口腔炎,学会抓核心特征就能快速区分:
复发性阿弗他溃疡:圆形溃疡、反复发作、无全身症状;
疱疹性口腔炎:成簇水疱、剧烈疼痛、伴随发热;
创伤性口腔炎:溃疡形状与创伤匹配、去除诱因后快速愈合;
鹅口疮:白色凝乳状斑块、擦掉后红肿出血;
过敏性口腔炎:发病急、与过敏原接触相关、伴随瘙痒肿胀。
不同类型的口腔炎,治疗方法截然不同: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以局部止痛、促进愈合为主;疱疹性口腔炎需抗病毒治疗;创伤性口腔炎要先去除刺激因素;鹅口疮需使用抗真菌药物;过敏性口腔炎则需远离过敏原并进行抗过敏治疗。
如果口腔不适反复出现,或症状与上述类型不符(如溃疡超过两周不愈合、创面质地坚硬、伴随出血等),一定要及时就医,排除口腔癌等严重疾病的可能。只有精准识别口腔炎类型,才能找到最有效的应对方案,让口腔早日恢复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