嘴里反复溃疡、疼痛?警惕口腔炎!这些信号千万别忽视​-医鉴网

医鉴网

口腔炎
  • 资讯
栏目推荐
您的位置: 首页 > 疾病 > 口腔科 > 口腔综合科 > 口腔炎 >> 正文

嘴里反复溃疡、疼痛?警惕口腔炎!这些信号千万别忽视​

https://yigu120.com"2025-08-18 16:42:35 来源:医鉴网

“又长溃疡了,连喝水都疼!” 生活中,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:口腔里突然冒出白色或黄色的凹陷创面,吃饭时一碰就疼,说话也变得小心翼翼。如果这种情况反复出现,可别简单归结为 “上火”,这很可能是口腔炎在作祟。作为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,口腔炎不仅影响进食和生活质量,还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健康预警信号。​
口腔炎:不止是 “溃疡” 那么简单​
口腔炎是口腔黏膜组织发生炎症的总称,常见类型包括复发性阿弗他溃疡、疱疹性口腔炎、创伤性口腔炎等。其中,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最为多见,约占所有口腔炎病例的 70% 以上。这类溃疡通常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浅表创面,边缘红肿,中心覆盖白色或黄色假膜,直径多在 2-10 毫米之间,好发于唇、颊、舌等黏膜部位。​
与普通溃疡不同,口腔炎引起的溃疡往往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。轻度患者可能每月发作 1-2 次,严重者甚至连续不断,新旧创面交替出现。除了疼痛,部分患者还会伴随局部灼热感、口臭、唾液分泌增多等症状,若溃疡面积较大或数量较多,还可能出现发热、淋巴结肿大等全身反应。​
疱疹性口腔炎则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,多见于儿童和免疫力较弱的人群。发病初期,口腔黏膜会出现成簇的小水疱,水疱破裂后形成浅表溃疡,疼痛剧烈,常伴随发热、乏力等症状。而创伤性口腔炎多由牙齿尖锐边缘、残根残冠、咬伤或进食过烫食物等机械或物理刺激导致,溃疡形状多与创伤因素契合,去除诱因后通常能较快愈合。​
这些诱因,正在 “喂养” 口腔炎​
口腔炎的发病原因复杂,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免疫功能紊乱是重要诱因之一,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,口腔黏膜的防御能力减弱,潜伏在体内的病毒容易活跃,细菌也更易入侵,从而引发炎症。长期熬夜、过度劳累、精神紧张等,都会间接降低免疫力,增加口腔炎的发病风险。​
营养缺乏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。维生素 B 族(尤其是 B2、B12)、维生素 C、锌、铁等营养素的缺乏,会影响口腔黏膜的修复和再生能力,导致黏膜脆弱易受损,进而诱发溃疡。此外,消化系统疾病如胃溃疡、十二指肠溃疡、便秘等,也可能通过影响营养吸收或内分泌平衡,间接引发口腔炎。​
不良生活习惯同样会 “火上浇油”。经常进食辛辣、过烫、过硬的食物,会反复刺激口腔黏膜;吸烟、饮酒则会破坏黏膜屏障,降低局部抵抗力;不注意口腔卫生,食物残渣堆积,细菌大量繁殖,也会增加口腔炎的发病几率。​
值得注意的是,某些系统性疾病也可能以口腔炎为首发症状,如白塞病、系统性红斑狼疮、干燥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,以及糖尿病、贫血等。如果口腔炎反复发作且伴随其他症状(如皮肤红斑、关节疼痛、口干眼干等),需及时就医排查。​
科学应对:从缓解疼痛到预防复发​
面对口腔炎,及时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,既能缓解不适,也能减少复发。局部护理是缓解疼痛的关键,可使用含漱液(如复方氯己定含漱液)清洁口腔,减少细菌滋生;涂抹口腔溃疡凝胶、西瓜霜喷剂等药物,能形成保护膜,减轻刺激并促进愈合。疼痛剧烈时,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多卡因凝胶等局部麻醉药物暂时止痛。​
调整生活习惯对口腔炎的恢复和预防至关重要。饮食上,应避免辛辣、过烫、过硬的食物,多吃富含维生素 B 族、维生素 C 和锌的食物,如新鲜蔬菜、水果、鸡蛋、牛奶、瘦肉、坚果等;保持规律作息,避免熬夜,适当运动,增强免疫力;戒烟限酒,注意口腔卫生,早晚刷牙,饭后漱口,定期洗牙。​
对于反复发作的口腔炎,需警惕潜在病因。若溃疡持续超过两周不愈合,或溃疡面积较大、数量较多,伴随发热、淋巴结肿大等症状,应及时到口腔科或内科就诊,进行相关检查(如血常规、免疫功能检测等),排除系统性疾病的可能。​
别让小溃疡变成 “大麻烦”​
口腔炎看似是小毛病,但若长期忽视,不仅会影响进食和生活质量,还可能掩盖严重的健康问题。当嘴里反复出现溃疡、疼痛时,不妨多关注身体发出的信号:是否最近压力过大?饮食是否均衡?免疫力是否下降?及时调整生活方式,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,才能让口腔黏膜恢复健康。​
记住,健康的口腔是全身健康的窗口,用心呵护口腔健康,才能远离口腔炎的困扰,享受无 “痛” 的生活。​
 

本文来源:医鉴网
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
网友关心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