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练出马甲线 / 人鱼线?先搞懂核心训练的底层逻辑,别再盲目卷腹​-医鉴网

医鉴网

健身人群
  • 资讯
栏目推荐
您的位置: 首页 > 健身 > 日常健身 > 健身人群 >> 正文

想练出马甲线 / 人鱼线?先搞懂核心训练的底层逻辑,别再盲目卷腹​

https://yigu120.com"2025-08-01 16:31:59 来源:医鉴网

健身房里总有这样的场景:一群人围着瑜伽垫疯狂卷腹,有人双手抱头用力拉扯颈部,有人动作变形到背部代偿,练到头晕眼花却始终练不出清晰的马甲线。其实,马甲线(腹直肌分离处的线条)和人鱼线(腹外斜肌与盆骨交界处的凹陷)并非单纯靠卷腹 “练” 出来的,它们的呈现依赖于核心肌群的整体力量与体脂率的双重作用。只有搞懂核心训练的底层逻辑,才能摆脱无效卷腹,真正塑造紧致有型的腹部线条。​
底层逻辑一:核心是 “立体支撑系统”,而非单一的 “腹部肌肉”​
很多人把核心等同于 “肚子上的肌肉”,这是对核心最典型的误解。核心其实是一个由多层肌肉构成的 “立体支撑网络”,包括深层的腹横肌、膈肌、盆底肌,以及浅层的腹直肌、腹外斜肌、腹内斜肌和竖脊肌。这些肌肉共同作用,像一条 “天然腰带” 包裹着躯干,负责维持脊柱稳定、控制躯干转动和传递四肢力量。​
其中,腹横肌是核心的 “基石”,它像紧身衣一样从四周向腹部中心收紧,能提高腹内压、稳定腰椎,也是马甲线能否清晰显现的关键。而卷腹主要刺激的是浅层的腹直肌上半部分,对腹横肌和深层核心肌群几乎没有作用。如果只练卷腹,会导致核心力量失衡 —— 腹直肌过度发达而深层肌群薄弱,不仅容易引发腰部酸痛,还会让腹部看起来 “鼓鼓囊囊”,即使体脂率低,也难有紧致的线条感。​
真正有效的核心训练需要兼顾 “深层稳定” 和 “浅层塑形”。比如平板支撑时,通过收紧腹部让肚脐向脊柱方向靠近,就是在激活腹横肌;侧平板支撑则能同时锻炼腹外斜肌和腹内斜肌,帮助塑造人鱼线的轮廓。这些动作比卷腹更能唤醒核心的整体功能,为腹部线条打下基础。​
底层逻辑二:低体脂是 “显线” 前提,核心训练无法替代脂肪管理​
不少人练了半年卷腹,腹部肌肉确实变硬了,但马甲线始终藏在脂肪下面 —— 这是因为忽略了 “体脂率” 这个关键因素。马甲线和人鱼线本质上是肌肉线条在低体脂状态下的视觉呈现,女性体脂率需降至 20%-22% 以下,男性降至 10%-12% 以下,这些线条才会自然显现。​
核心训练能增加腹部肌肉量,提高基础代谢,间接帮助减脂,但无法直接减少腹部脂肪。人体的脂肪分布由遗传决定,很多人存在 “顽固腹部脂肪”,即使全身减脂,腹部也会最后瘦下来。此时单纯靠卷腹 “局部减脂” 是不可能的,必须通过全身减脂(热量赤字 + 有氧训练)降低体脂率,再结合核心训练强化肌肉线条,才能让马甲线清晰可见。​
例如,一位女性体脂率 25%,即使每天做 100 个卷腹,腹部脂肪也会掩盖肌肉线条;若通过饮食控制和有氧训练将体脂率降至 20%,再用平板支撑、俄罗斯转体等动作强化核心,马甲线就会逐渐显现。因此,与其盲目卷腹,不如先制定 “减脂 + 增肌” 的复合计划,双管齐下才能见效。​
底层逻辑三:动作质量决定效果,错误训练可能导致损伤​
卷腹之所以被称为 “低效动作”,不仅因为它的训练范围有限,还因为大多数人在做卷腹时存在动作变形,反而会伤害身体。常见的错误包括:双手抱头用力拉扯颈部(导致颈椎压力过大)、用惯性甩动上半身(减少腹部肌肉参与)、腰部过度弓起(增加腰椎压力)。这些错误动作不仅练不出效果,还可能引发颈椎反弓、腰肌劳损等问题。​
核心训练的关键是 “控制” 而非 “数量”。以卷腹的替代动作 “仰卧卷腹” 为例,正确做法是:屈膝仰卧,双手轻放耳侧(不拉扯颈部),通过腹部发力将上背部抬离地面 3-5 厘米,感受腹直肌的收缩,然后缓慢下放。整个过程要避免腰部离开地面,每组 15-20 次,注重肌肉的顶峰收缩。​
更高效的核心训练动作往往是 “多关节复合动作”,比如悬垂举腿(同时锻炼腹直肌和髋屈肌)、登山跑(结合有氧和核心)、波比跳(全身参与,强化核心稳定性)。这些动作能在刺激核心肌群的同时消耗更多热量,兼顾减脂和塑形,效果远胜单纯卷腹。此外,训练后需拉伸腹部肌肉(如猫式伸展),避免肌肉紧张导致的腹部突出。​
科学训练计划:从 “唤醒核心” 到 “强化线条” 的三阶进阶​
想要练出清晰的马甲线和人鱼线,需分三个阶段科学规划训练:​
第一阶段(1-4 周):唤醒核心,建立基础​
重点激活深层腹横肌,改善核心稳定性。推荐动作:平板支撑(每次 30-60 秒,3 组)、死虫式(每侧 12 次,3 组)、腹式呼吸训练(每天 10 分钟,用鼻吸气 4 秒,让腹部鼓起,再用嘴呼气 6 秒,收紧腹部)。这个阶段不追求动作难度,而是培养 “腹部收紧” 的感觉。​
第二阶段(5-8 周):强化肌群,塑造轮廓​
加入针对腹直肌和腹斜肌的训练,提高肌肉分离度。推荐动作:仰卧卷腹(20 次 / 组,4 组)、俄罗斯转体(持轻物转体 30 次 / 组,3 组)、侧平板支撑(每侧 40 秒,3 组)。训练时保持呼吸均匀,避免憋气发力。​
第三阶段(9 周后):结合减脂,显现线条​
在核心训练的基础上,每周加入 3-4 次有氧训练(如跑步、游泳、跳绳),同时控制饮食热量(每天比消耗少 300-500 大卡),逐步降低体脂率。当体脂率达标后,可增加训练强度,如在平板支撑时抬腿、卷腹时加负重,进一步强化肌肉线条。​
此外,日常姿势对核心塑造也至关重要。久坐时若弯腰驼背,会弱化腹横肌功能,导致腹部松弛。建议时刻保持 “腹部微收” 的状态,无论是走路还是坐着,都像有一根线从头顶向上提拉,同时肚脐向脊柱方向收紧,长期坚持能让核心肌群更紧实。​
总之,马甲线和人鱼线的塑造是 “低体脂 + 核心力量 + 正确训练” 共同作用的结果,盲目卷腹只是徒劳。与其追求每天 100 个卷腹的数量,不如花时间理解核心训练的底层逻辑 —— 先唤醒深层肌群,再结合减脂降低体脂,最后用高质量动作强化线条。记住,真正的腹部线条,从来不是卷出来的,而是 “练”(核心力量)+“瘦”(低体脂)+“控”(动作质量)共同成就的。​

 

本文来源:医鉴网
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
网友关心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