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人失眠别硬扛!中医推荐 3 个简单小方法,助你一夜好眠
https://yigu120.com"2025-08-07 14:48:46 来源:医鉴网
夜深人静时,许多老人却在黑暗中辗转反侧。据统计,我国 60 岁以上人群失眠发生率高达 38.2%,长期失眠不仅会导致记忆力衰退、情绪焦虑,更会诱发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疾病。不少老人习惯硬扛,或自行服用安眠药,却不知中医早在千年前就留下了调理失眠的智慧。本文将分享 3 个简单易行的中医小方法,帮老人找回一夜好眠。
中医认为,老人失眠多与 “虚”“瘀” 相关。随着年龄增长,肾气渐衰、气血不足,心神失养便难以安卧;加之老年人活动量减少,气血运行迟缓,瘀血阻络也会导致 “血不养心”。与年轻人常见的肝郁化火型失眠不同,老人失眠往往表现为入睡困难、易醒早醒、醒后难再眠,同时伴有乏力、头晕、心悸等虚证表现。此时硬扛只会让气血更亏,而依赖安眠药则可能加重肝肾负担,形成恶性循环。
穴位按摩:按出好睡眠
中医经络学说中,多个穴位与睡眠息息相关,通过简单按摩就能起到安神助眠的作用。神门穴是调理失眠的要穴,位于手腕内侧横纹尺侧端凹陷处,此处为心经原穴,能滋养心神、宁心安神。老人可在睡前用拇指指腹轻柔按压,每次 3-5 分钟,以有酸胀感为宜。
三阴交穴也不可忽视,它位于内踝尖上 3 寸,胫骨内侧缘后方,是肝、脾、肾三经的交会穴。按揉此穴能调补三阴经气血,改善因气血不足导致的失眠。操作时可用食指和中指并拢按揉,力度由轻到重,持续 5 分钟左右,双脚交替进行。
此外,涌泉穴作为肾经起始穴,位于足底前 1/3 凹陷处,睡前用温热的手心搓揉至发热,既能滋补肾气,又能引火归元,对虚火扰神导致的失眠尤为有效。这组穴位按摩无需特殊工具,每天睡前坚持 15 分钟,两周可见明显改善。
药枕调理:睡出健康来
中医有 “闻香治病” 的理论,药枕正是利用药物挥发性成分通过呼吸道作用于人体,达到安神助眠的效果。适合老人的药枕配方简单易得:取薰衣草 30 克、合欢花 20 克、远志 15 克、茯神 15 克、酸枣仁 20 克,将这些药物混合后装入棉布枕芯中,每晚枕用即可。
薰衣草的芳香能镇静中枢神经,合欢花可解郁安神,远志与茯神搭配能交通心肾,酸枣仁则是中医治失眠的经典用药,具有养心补肝、宁心安神的功效。药枕使用时需注意每两周晾晒一次,防止药物受潮,三个月更换一次药芯以保证药效。对于患有高血压、心脏病的老人,药枕高度以 5-8 厘米为宜,避免过高影响血液循环。
使用药枕期间,若出现皮肤过敏或呼吸道不适,应暂停使用。这种外治法无需口服,避免了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,特别适合脾胃功能较弱的老人。坚持使用药枕,不仅能改善睡眠,还能缓解头晕头痛、心烦易怒等伴随症状。
食疗方:吃出安稳觉
“药食同源” 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理念,通过日常饮食调理,既能补充营养,又能改善睡眠。适合老人的安神食疗方首推百合莲子小米粥:取百合 20 克、莲子 15 克、小米 50 克,将百合泡发,莲子去芯,与小米同煮成粥,每晚睡前 1 小时温服。
百合能养阴润肺、清心安神,莲子可补脾益肾、养心安神,小米富含色氨酸,能促进血清素合成,有助于改善睡眠。这款粥品口感温和,易于消化,适合老年人体质。对于畏寒怕冷的老人,可在粥中加入 3-5 片生姜,调和寒性。
另一款食疗方是桂圆茯神茶:取桂圆肉 10 克、茯神 10 克,用沸水冲泡后代茶饮用,可反复冲泡至味淡。桂圆能补益心脾、养血安神,茯神可宁心安神,二者搭配既能改善失眠,又能缓解老人常见的神疲乏力、食欲不振等症状。需要注意的是,桂圆性温,阴虚火旺的老人(表现为口干舌燥、大便干结)不宜过量饮用,每次桂圆肉不超过 8 克为宜。
除了这三个方法,老人改善睡眠还需注意 “起居有常”。中医强调 “亥时(21-23 点)三焦经当令,宜入睡”,老人应尽量在 21 点前准备就寝,早晨不赖床,形成规律的生物钟。睡前避免饮用浓茶、咖啡,不看情节紧张的电视节目,可听舒缓的音乐或进行简单的腹式呼吸练习。
失眠并非衰老的必然结果,而是身体发出的健康信号。当老人出现失眠时,切勿硬扛或盲目用药,不妨试试这些中医小方法。中医调理讲究 “三分治,七分养”,只要坚持正确的方法,配合平和的心态,大多数老人都能找回高质量的睡眠。愿每位老人都能夜夜安枕,晨起神清气爽,安享健康晚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