孕晚期产检重点:监测胎儿宫内安危​-医鉴网

医鉴网

产检
  • 资讯
栏目推荐
您的位置: 首页 > 育儿 > 怀孕 > 产检 >> 正文

孕晚期产检重点:监测胎儿宫内安危​

https://yigu120.com"2025-08-07 17:25:31 来源:医鉴网

关键字: 胎儿 安危 晚期 重点

进入孕晚期(28 周直至分娩),胎儿的体重以每周约 200 克的速度增长,子宫内的空间逐渐拥挤,胎盘功能也开始进入 “倒计时” 阶段。这个时期,胎儿在宫内的安危成为产检的核心关切 —— 任何细微的异常,如缺氧、发育受限等,都可能影响分娩结局。孕晚期产检如同为胎儿安装了 “实时监控”,通过一系列针对性检查,及时捕捉潜在风险,为顺利分娩筑牢最后一道防线。​
胎心监护:胎儿宫内状态的 “晴雨表”​
胎心监护是孕晚期产检中最频繁的项目,通常从 32-34 周开始,每周进行一次;对于高危孕妇(如妊娠期高血压、糖尿病患者),可能提前至 28 周,且检查频率增加至每周 2 次。这项检查通过连续记录胎儿心率的变化,结合胎动情况,判断胎儿在宫内是否存在缺氧。​
胎心监护的原理并不复杂:胎儿的心率并非固定不变,而是会随胎动、宫缩等因素出现生理性波动(正常范围为 110-160 次 / 分钟)。若胎儿缺氧,这种波动会减弱甚至消失,表现为心率持续过快、过慢或平直。检查时,准妈妈需半卧位躺好,腹部贴上两个探头 —— 一个监测胎心,一个记录宫缩(若无宫缩则仅需胎心探头),持续监测 20-40 分钟。​
有时,胎儿可能处于睡眠状态,导致监护结果显示 “无反应型”,医生会建议准妈妈适当走动、进食或轻拍腹部唤醒胎儿,必要时延长监测时间或次日复查。若多次监护结果异常,可能提示胎儿宫内缺氧,需进一步通过 B 超等检查评估,甚至提前终止妊娠。​
B 超检查:评估胎儿生存环境的 “透视镜”​
孕晚期的 B 超检查不再局限于结构畸形筛查,而是聚焦于胎儿的 “生存环境” 和 “生长状态”,主要评估三个核心指标:​
羊水指数:羊水是胎儿的 “保护垫”,也是胎儿呼吸、吞咽的重要介质。羊水过少(指数<5 厘米)可能提示胎盘功能减退或胎儿泌尿系统异常,增加胎儿缺氧风险;羊水过多(指数>25 厘米)则可能与妊娠期糖尿病、消化道畸形相关,易引发早产。​
胎盘成熟度:胎盘从孕晚期开始逐渐老化,通常分为 0-Ⅲ 级。Ⅲ 级胎盘提示功能减退,可能无法为胎儿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,需结合其他指标判断是否需要干预。​
胎儿生长发育:通过测量胎儿的双顶径、股骨长、腹围等数据,估算胎儿体重,判断是否存在生长受限(体重低于同孕周第 10 百分位)或巨大儿(体重≥4000 克)。生长受限可能与胎盘功能不足、脐带异常有关;巨大儿则增加难产、肩难产的风险,需提前规划分娩方式。​
此外,B 超还会观察胎位(如头位、臀位、横位)和脐带血流情况。脐带绕颈在孕晚期较为常见(发生率约 20%-30%),多数情况下不影响胎儿健康,但需通过胎心监护密切监测;若脐带血流异常(如 S/D 比值升高),可能提示胎盘血流阻力增加,需警惕胎儿缺氧。​
产科检查:触摸与测量中的 “风险预警”​
除了仪器检查,医生的手诊和测量同样关键,主要包括:​
宫高与腹围测量:每周测量宫高(从耻骨联合上缘到子宫底的距离)和腹围,绘制生长曲线。若连续 2 周宫高无增长,可能提示胎儿生长受限;增长过快则需警惕羊水过多或巨大儿。​
胎位检查:通过腹部触诊判断胎儿胎位。孕 32 周后,胎儿活动空间减少,胎位相对固定。若为臀位或横位,医生会评估是否适合胎位矫正(如胸膝卧位),若矫正失败,可能需要剖宫产以降低分娩风险。​
骨盆测量:孕晚期会进行骨盆内外测量,评估骨盆入口、中骨盆及出口的大小和形态。骨盆狭窄可能导致胎儿无法经阴道娩出,需提前制定剖宫产计划。​
准妈妈的 “自我监测”:胎动计数不可少​
孕晚期产检的效果,离不开准妈妈的自我配合,其中最关键的是胎动计数。胎儿的活动是其健康状态的直接反映,正常情况下,孕 28 周后胎动逐渐规律,每小时不少于 3-5 次,12 小时胎动累计约 30-40 次。​
胎动计数的方法简单易行:每天固定 3 个时间段(如早、中、晚各 1 小时),静坐或侧卧,记录胎儿胎动次数,将 3 次结果相加后乘以 4,即为 12 小时胎动数。若 12 小时胎动少于 20 次,或每小时胎动少于 3 次,可能提示胎儿缺氧,需及时就医;若胎动突然剧烈增加后逐渐减少,也可能是缺氧的信号,不可忽视。​
需要注意的是,胎动会受胎儿睡眠周期影响(每次睡眠约 20-40 分钟),若短时间内未感觉到胎动,可稍作等待或轻轻推动腹部,不必立即恐慌。​
高危孕妇的 “加强监测”:针对性防控风险​
对于存在妊娠期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胎儿生长受限、羊水异常等高危因素的孕妇,孕晚期产检会更加密集和个体化:​
妊娠期高血压患者:除常规胎心监护外,需定期检查尿蛋白、肝肾功能,监测血压变化,预防子痫前期及胎盘早剥。​
妊娠期糖尿病患者:需严格控制血糖,每周监测胎儿大小,避免巨大儿;若血糖控制不佳,可能需要提前引产。​
胎盘前置或胎盘早剥高风险者:需通过 B 超密切监测胎盘位置和形态,避免剧烈活动,一旦出现阴道出血需立即就医。​
孕晚期是胎儿 “冲刺” 的关键阶段,每一次产检都是对母婴安全的 “查漏补缺”。从胎心监护的每一次波动,到 B 超图像的每一个数据,再到准妈妈记录的每一次胎动,共同编织成一张守护胎儿宫内安全的 “防护网”。重视孕晚期产检,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检查与自我监测,才能为胎儿的顺利降生提供最坚实的保障,让每一个期待中的相遇都充满平安与喜悦。​

本文来源:医鉴网
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
网友关心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