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吃谷薯,到底能帮身体 “防” 什么?医生给出的 5 个关键作用​-医鉴网

医鉴网

谷薯类
  • 资讯
栏目推荐
您的位置: 首页 > 饮食 > 食物营养 > 谷薯类 >> 正文

每天吃谷薯,到底能帮身体 “防” 什么?医生给出的 5 个关键作用​

https://yigu120.com"2025-08-15 15:39:32 来源:医鉴网

关键字: 医生 作用 关键 身体

在超市的主食区,精制面包与全麦馒头并排陈列,白米饭和杂粮饭在餐桌上轮流登场。看似简单的选择背后,藏着关乎健康的重要密码 —— 谷薯类食物,这些被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列为膳食基石的食物,不仅是能量的提供者,更是身体的 “防护盾”。医生通过临床观察和研究发现,坚持每日摄入适量谷薯类,能在五个关键方面为健康筑起防线。​
一、预防心血管疾病:膳食纤维的 “护心术”​
心血管内科医生常给患者的饮食建议中,“增加全谷物摄入” 总是高频出现。这源于谷薯类中丰富的可溶性膳食纤维,如燕麦中的 β- 葡聚糖、魔芋中的葡甘聚糖,它们进入肠道后能像海绵般吸附胆固醇,阻止其被吸收进入血液,从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(坏胆固醇)水平。研究数据显示,每天摄入 3 份全谷物(约 90 克)的人群,冠心病发病风险比很少吃全谷物的人降低 22%。​
薯类中的钾元素同样是心脏的 “好朋友”。每 100 克土豆含钾约 342 毫克,相当于每天推荐摄入量的 7%,这种矿物质能促进体内钠的排出,帮助调节血压。高血压患者若能将部分精米白面替换为红薯、山药等薯类,配合低盐饮食,血压控制效果往往更显著。医生特别提醒,油炸薯条等加工薯类会因高油高盐抵消其健康价值,蒸煮才是保留营养的最佳方式。​
二、调控血糖:延缓吸收的 “缓冲带”​
内分泌科诊室里,糖尿病患者常被告知 “可以吃杂粮饭,但要少吃白粥”。这是因为谷薯类的升糖指数(GI)差异巨大:精白米面 GI 值普遍超过 70(高 GI),而燕麦、荞麦、紫薯等全谷物和薯类的 GI 值多在 55 以下(低 GI)。低 GI 食物在消化过程中释放葡萄糖的速度更缓慢,能避免餐后血糖剧烈波动,减少胰岛素的过量分泌,长期坚持可降低 2 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。​
全谷物外层的麸皮和胚芽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 B 族维生素,这些成分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。一项针对糖尿病患者的研究显示,用全谷物替代 1/3 的精制谷物后,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(反映长期血糖控制的指标)平均下降 0.5%。医生建议,血糖偏高人群可将主食调整为 “1/3 精米 + 1/3 燕麦 + 1/3 杂豆” 的组合,既能保证饱腹感,又能稳定血糖。​
三、改善肠道健康:菌群平衡的 “调节剂”​
消化科医生在处理慢性便秘、肠道菌群失调等问题时,总会强调膳食纤维的重要性,而谷薯类正是膳食纤维的优质来源。每 100 克麸皮含膳食纤维高达 31.3 克,是精白面粉的 10 倍以上,这些不可溶性纤维能像 “肠道清洁工” 一样促进蠕动,缩短粪便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,预防便秘和肠道息肉。​
更值得关注的是,谷薯类中的益生元(如抗性淀粉)能为肠道益生菌提供 “养料”。红薯、玉米中含有的抗性淀粉无法被人体直接消化,却能被双歧杆菌、乳酸菌等有益菌分解利用,产生短链脂肪酸,降低肠道 pH 值,抑制有害菌繁殖。临床观察发现,连续 3 个月每日摄入 50 克全谷物的人群,肠道内益生菌数量平均增加 23%,腹泻和腹胀的发生率明显降低。​
四、助力体重管理:增强饱腹感的 “能量库”​
营养科医生给肥胖患者设计的食谱中,谷薯类往往占据主食的 “半壁江山”。这是因为同等重量下,全谷物和薯类的饱腹感比精制米面更强,且能量密度更低。例如,100 克米饭(熟)约含 116 千卡热量,而 100 克蒸红薯仅含 90 千卡,且红薯中的膳食纤维能延长胃排空时间,让人在餐后 3-4 小时内都不会感到饥饿,从而减少总热量摄入。​
美国农业部的研究证实,用全谷物替代精制谷物的人群,腰围平均减少 1.5 厘米,体脂率下降 1.2%。医生提醒,体重管理期间需注意 “总量控制”,虽然薯类热量较低,但过量食用(如一顿吃 200 克以上)仍会导致热量超标,建议将薯类作为部分主食替代,而非额外增加。​
五、补充关键营养素:预防缺乏的 “天然仓库”​
全科医生在接诊疲劳乏力、口角炎等患者时,常会询问其主食结构。这是因为精制米面在加工过程中损失了 70% 以上的 B 族维生素,而全谷物和薯类正是这些营养素的重要来源。维生素 B1 参与能量代谢,缺乏会导致脚气病;维生素 B6 能调节神经系统,缺乏时易出现焦虑、失眠。每 100 克燕麦中的维生素 B1 含量达 0.6 毫克,是精白大米的 3 倍。​
薯类则是微量元素的 “富矿”:山药中的锌元素有助于提高免疫力,紫薯中的花青素具有抗氧化作用,马铃薯中的维生素 C 含量甚至超过苹果(每 100 克含 27 毫克)。对于不爱吃蔬菜的儿童,医生常建议用蒸南瓜、煮山药替代部分零食,既能补充营养,又能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。​
从心血管到肠道,从血糖控制到体重管理,谷薯类食物的防护作用渗透到人体健康的多个维度。医生强调,健康的关键不在于 “吃多少”,而在于 “怎么吃”—— 用全谷物替代 1/3 精制谷物,每周吃 3-4 次薯类,采用蒸煮而非油炸的烹饪方式,这些简单的调整就能让谷薯类的营养优势充分发挥。下次走进厨房时,不妨让杂粮饭、蒸山药成为餐桌的常客,让这些平凡的食物,为你的健康筑起坚固的防线。

本文来源:医鉴网
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
网友关心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