告别 “男” 言之隐:男性常见疾病防治全知道
https://yigu120.com"2025-08-04 15:15:24 来源:医鉴网
在传统观念中,男性往往被赋予 “坚强”“隐忍” 的标签,面对身体的不适,尤其是涉及隐私部位的健康问题时,很多人会选择默默忍受,将其归为 “难言之隐”。然而,这些被忽视的 “小毛病”,可能会逐渐发展成影响生活质量的 “大问题”。从前列腺疾病到性功能障碍,从生殖系统感染到泌尿系统结石,男性健康需要主动关注和科学应对。本文将全面解析男性常见疾病的防治要点,帮助男性群体打破沉默,守护健康。
前列腺疾病:别让 “多事之腺” 成为负担
前列腺作为男性独有的性腺器官,堪称 “多事之腺”,其疾病贯穿男性的各个年龄阶段。20-40 岁的青壮年易患前列腺炎,50 岁以上则需警惕前列腺增生,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随着年龄增长逐年上升。
前列腺炎的典型症状包括尿频、尿急、尿痛,会阴部或下腹部坠胀不适,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腰骶部酸痛。长期久坐、频繁憋尿、性生活不规律是主要诱因。预防前列腺炎,关键在于避免前列腺长期充血:每坐 1 小时起身活动 10 分钟,通过散步、深蹲等动作促进盆腔血液循环;保持每日 1500-2000 毫升的饮水量,通过排尿冲洗尿道,减少细菌滋生;性生活需规律适度,避免过度纵欲或长期禁欲导致前列腺液淤积。若出现症状,及时就医,细菌性前列腺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,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则可通过理疗、中药调理等方式缓解。
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问题,早期表现为夜尿次数增多(每晚超过 2 次)、排尿时尿线变细、排尿等待。随着病情进展,可能出现排尿困难、尿潴留,甚至引发膀胱结石、肾功能损伤。预防前列腺增生,需从中年开始定期监测:40 岁以上男性每年进行一次前列腺超声检查,50 岁以上加做前列腺特异性抗原(PSA)检测,排查前列腺癌风险。生活中要避免憋尿,有尿意时及时排出,减少膀胱过度充盈对前列腺的压迫;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食物和酒精摄入,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、水果,保持大便通畅,避免便秘加重前列腺负担。症状明显时,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α 受体阻滞剂、5α 还原酶抑制剂等药物,严重者需手术治疗。
性功能障碍:打破 “羞耻感”,科学应对
性功能障碍是男性最不愿提及的 “隐疾”,包括勃起功能障碍(ED)、早泄、性欲减退等,其中心理因素与生理因素常常相互交织。数据显示,40 岁以上男性 ED 患病率达 40%,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会损伤阴茎血管和神经,是重要的生理诱因;而工作压力大、焦虑抑郁、夫妻关系不和等心理因素,则会进一步加重症状,形成恶性循环。
应对性功能障碍,首先要打破 “羞耻感”,正视疾病。性功能障碍如同高血压、糖尿病一样,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,及时就医是关键。就医时需向医生详细说明病史、症状,必要时进行血压、血糖、激素水平等检查,明确病因。
预防性功能障碍,需从生活方式入手:积极控制基础疾病,通过饮食、运动、药物等方式稳定血压、血糖,避免血管病变加重;坚持规律运动,每周进行 3-5 次有氧运动(如快走、游泳、骑车),每次 30 分钟以上,改善全身血液循环,增强阴茎供血;保持良好的心态,学会释放压力,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,夫妻间多沟通理解,营造和谐的性生活氛围。
治疗方面,ED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PDE5 抑制剂(如西地那非、他达拉非),这类药物能有效改善勃起功能;早泄患者可通过行为训练(如 “动 - 停法”)、局部麻醉药物等方式延长性生活时间。需要注意的是,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,避免自行用药带来的风险。
生殖与泌尿系统感染:注重卫生,及时治疗
男性生殖与泌尿系统感染包括尿道炎、睾丸炎、附睾炎等,多由细菌、支原体、衣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,不洁性生活、个人卫生习惯差、免疫力下降是常见诱因。
尿道炎表现为尿频、尿急、尿痛,尿道口红肿、有分泌物,若不及时治疗,可能上行感染引发前列腺炎、膀胱炎。预防尿道炎,需注意个人卫生,勤换内裤,保持会阴部清洁;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洗,避免不洁性行为;避免共用毛巾、浴巾等个人用品。出现症状后,及时就医做尿常规、尿道分泌物检查,明确病原体后针对性使用抗生素,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,性伴侣需同时检查治疗,防止交叉感染。
睾丸炎、附睾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,表现为睾丸或附睾肿胀、疼痛,可伴随发热、寒战。青少年若出现突发性睾丸剧痛,需警惕睾丸扭转,这是一种急症,黄金救治时间仅为 6 小时,超过则可能导致睾丸坏死,需立即手术复位。预防生殖系统感染,要避免久坐,穿宽松透气的内裤,减少会阴部闷热潮湿;加强锻炼,增强免疫力,避免感冒等感染性疾病诱发炎症;若有尿道炎、前列腺炎等疾病,及时治疗,防止炎症扩散。
泌尿系统结石:多喝水是 “最好的预防药”
男性泌尿系统结石的发病率是女性的 2-3 倍,这与男性饮水量少、出汗多、尿酸代谢旺盛等特点密切相关。肾结石、输尿管结石、膀胱结石均可发生,其中输尿管结石发作时会引起剧烈的肾绞痛,伴随恶心呕吐、血尿,严重时可导致尿路梗阻、肾积水,损伤肾功能。
预防泌尿系统结石,“多喝水” 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。每日饮水量需保证尿量在 2000 毫升以上,以稀释尿液中晶体物质的浓度,减少结石形成。饮食上要减少高嘌呤食物(如动物内脏、海鲜、啤酒)的摄入,避免尿酸升高形成尿酸盐结石;控制高草酸食物(如菠菜、苋菜、巧克力)的食用量,降低草酸钙结石的风险;增加膳食纤维摄入,促进肠道蠕动,减少钙的吸收。
对于已形成的结石,直径小于 0.6 厘米的可通过多喝水、多运动(如跳绳、爬楼梯)促进排出;较大的结石需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、内镜取石等方法治疗。结石患者治愈后仍需定期复查,因为结石复发率较高,需长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复发。
男性的健康,不仅关乎个人,更关乎家庭幸福。告别 “男” 言之隐,需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,主动学习健康知识,定期体检,出现症状及时就医。从生活细节入手,养成良好的习惯,科学防治常见疾病,才能让男性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保持健康活力,真正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幸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