运动时突然抽筋?这份急救指南请收好,科学处理更安全​-医鉴网

医鉴网

抽筋急救
  • 资讯
栏目推荐
您的位置: 首页 > 急救 > 运动急救 > 抽筋急救 >> 正文

运动时突然抽筋?这份急救指南请收好,科学处理更安全​

https://yigu120.com"2025-08-20 16:53:42 来源:医鉴网

运动场上的突发抽筋,往往比日常抽筋更危险 —— 短跑选手在冲刺时小腿痉挛可能摔出赛道,游泳者腿部抽筋若处理不当会危及生命,篮球运动员手指抽筋可能错过关键投篮。运动中肌肉负荷强度大、代谢速率快,抽筋的诱因和处理方式与静态状态下有显著差异。掌握运动场景下的抽筋急救知识,既能减少疼痛,更能避免意外受伤。​
运动抽筋的三大特殊诱因​
运动时的抽筋绝非偶然,而是肌肉在高强度刺激下的 “预警信号”。电解质失衡加速是最主要的原因,人体在运动中每小时可流失 1-2 升汗液,其中包含大量钠、钾、钙等电解质。当马拉松选手持续奔跑 2 小时以上,若仅补充纯水而不补充电解质,肌肉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差会急剧缩小,就像断电的电路突然短路,引发强制性收缩。研究显示,运动中电解质流失量达到体重的 2% 时,抽筋概率会上升 300%。​
肌肉疲劳累积在力量训练和爆发性运动中表现明显。当肌肉重复收缩超过耐受阈值,如蛙泳时大腿反复蹬夹、举重时肱二头肌持续发力,肌纤维会因过度牵拉产生微损伤,触发保护性痉挛。尤其在运动后期,肌肉糖原储备下降,能量供应不足,更易出现 “罢工” 现象。短跑运动员最后 10 米冲刺时的小腿抽筋,多因肌肉疲劳达到极限。​
体温调节失衡在极端环境下影响显著。夏季高温运动时,身体为散热会扩张皮肤血管,导致肌肉供血相对减少,加上大量出汗,双重作用下肌肉兴奋性异常升高;冬季寒冷天气里,肌肉因低温收缩僵硬,突然剧烈运动易引发痉挛。铁人三项选手在水温低于 20℃的水域游泳时,腿部抽筋发生率是常温环境的 2.5 倍。​
分场景急救:从赛场到泳池的应对方案​
田径场上的下肢抽筋需兼顾快速缓解与避免摔倒。小腿抽筋时,立即单脚站立(另一脚脚尖点地),用同侧手抓住抽筋侧的脚掌,向身体方向缓慢牵拉,同时膝盖保持微屈,持续 15 秒后换腿支撑重复动作。这种单腿支撑拉伸法能在快速缓解痉挛的同时,保持身体平衡防止摔倒。​
泳池中抽筋的核心是 “先保命再缓解”。当小腿或脚趾抽筋时,应立即停止划水,改用仰漂姿势保持身体漂浮,用未抽筋的手抓住抽筋侧的脚掌向身体方向扳动,同时缓慢伸直腿部。若在深水区无法自行缓解,可大声呼救并持续拍打水面引起注意,切勿在水中挣扎消耗体力。专业游泳教练建议,下水前可在脚踝处涂抹少量凡士林,减少冷水刺激引发抽筋的概率。​
力量训练中的上肢抽筋需避免二次损伤。肱二头肌抽筋时,应立即放下器械,将手臂伸直并掌心朝外,用另一只手抓住手腕向外侧缓慢拉伸,感受肌肉放松后保持 20 秒。哑铃弯举时若突然抽筋,切勿强行放下重物,可借助训练凳支撑手臂,缓慢卸力后再进行拉伸处理。健身房常见的错误做法是猛甩手臂,这会导致肌纤维撕裂风险增加 50%。​
科学预防:让抽筋远离运动时光​
运动前的准备工作能显著降低抽筋概率。建议进行 “动态热身 + 针对性拉伸” 组合:先通过高抬腿、开合跳等动态动作激活肌肉(5-8 分钟),再针对易抽筋部位进行静态拉伸 —— 小腿肌肉可采用弓步压腿(每侧 30 秒),大腿前侧可用站姿后勾腿(每侧 20 秒),手指和前臂则通过握拳再伸展循环(10 次一组)。研究证实,科学热身能使运动中抽筋发生率下降 60%。​
运动中的能量补充要兼顾水分与电解质。每小时运动建议补充 500-1000 毫升液体,其中前 30 分钟可饮用纯水,之后需换成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(钠含量建议 100-200 毫克 / 100 毫升)。长跑或骑行时,可搭配能量胶或香蕉补充钾元素;力量训练间隔可咀嚼少量坚果,通过天然食物补充镁离子。避免在运动中饮用冰镇饮料,过低的温度会刺激胃肠道和肌肉血管收缩。​
运动后的恢复措施能减少延迟性抽筋。结束后 15 分钟内进行整理活动,重点按摩下肢肌肉(从脚踝向大腿方向推揉),用泡沫轴放松大腿前侧和臀部;当天睡前可用 40℃左右的温水泡脚 15 分钟,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废物排出。对于经常在运动后夜间抽筋的人群,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(每日 800-1000 毫克)和维生素 D,增强肌肉兴奋性调节能力。​
运动时的抽筋虽是突发状况,但只要掌握科学的应对方法,就能将其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。记住,处理抽筋的核心原则是 “冷静判断、精准拉伸、循序渐进”—— 既不能因恐慌而采取错误动作,也不能急于恢复而忽视肌肉的恢复需求。将这份急救指南融入日常运动习惯,既能享受运动的乐趣,也能为安全增添一份保障。下次踏上运动场时,不妨先在脑海中 “预演” 一遍抽筋处理流程,让身体和大脑都做好充分准备。​
 

本文来源:医鉴网
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
网友关心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