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齿也会得根尖周炎?拔还是留?医生的建议是…
https://yigu120.com"2025-08-18 10:15:54 来源:医鉴网
在口腔疾病的诊疗中,智齿常常被视为 “麻烦制造者”。很多人知道智齿容易引发冠周炎,却对智齿是否会得根尖周炎存在疑问。事实上,智齿不仅可能患上根尖周炎,而且由于其位置特殊、结构复杂,治疗难度和复发风险都远高于其他牙齿。临床数据显示,约 15% 的智齿相关疾病为根尖周炎,其中近半数患者因治疗不及时导致邻牙受损。面对智齿根尖周炎,“拔还是留” 的选择需要科学评估,而非一概而论。
智齿根尖周炎:更隐蔽的 “口腔隐患”
智齿(第三磨牙)之所以会患根尖周炎,根源与其生长特点密切相关。智齿多在 17-26 岁萌出,此时颌骨发育已基本完成,常因空间不足导致萌出不全或位置倾斜(如近中阻生、水平阻生)。这种异常萌出状态使得智齿难以清洁,食物残渣和细菌易在牙冠周围积聚,逐渐侵蚀牙体组织,引发龋齿。当龋齿深及牙髓时,细菌会通过根尖孔感染根尖周组织,最终导致根尖周炎。
与其他牙齿相比,智齿根尖周炎具有更强的隐蔽性。由于智齿位于口腔最内侧,早期疼痛症状常被误认为是 “牙龈发炎”,容易被忽视。当出现明显疼痛时,炎症往往已发展至慢性阶段,甚至形成瘘管。此外,智齿的根管系统通常比其他牙齿复杂,可能存在多个根管、根管弯曲或侧支根管,这使得感染难以彻底清除,治疗后复发率较高。
值得注意的是,低位阻生的智齿即使完全埋伏在骨内,也可能发生根尖周炎。这类智齿的炎症可能通过骨质扩散,导致颌骨内形成囊肿或肉芽肿,严重时会破坏邻牙牙根,造成不可逆的损伤。
拔还是留?关键看这三个维度
面对智齿根尖周炎,是否保留牙齿需要综合评估牙齿功能、治疗难度和远期风险,以下三个维度是医生决策的核心依据:
牙齿位置与萌出状态 是首要考量。如果智齿位置正常、完全萌出,且能正常行使咀嚼功能(与对颌牙有良好咬合关系),可考虑尝试根管治疗保留。但这类情况在智齿中仅占 5%-10%,多数智齿因萌出不全或倾斜,治疗器械难以进入根管,无法彻底清除感染。例如水平阻生的智齿,其牙冠朝向邻牙牙根,根管入口隐蔽,治疗时易遗漏感染组织,导致炎症复发。
邻牙健康与咬合关系 决定保留价值。若智齿位置倾斜,压迫邻牙(第二磨牙)牙根,即使成功治疗根尖周炎,也可能因持续的机械压迫导致邻牙吸收,最终两牙都无法保留。此时拔除智齿是保护邻牙的必要措施。相反,若智齿与邻牙间有足够间隙,且咬合正常,保留智齿可维持牙列完整性,避免邻牙过度伸长。
治疗难度与复发风险 不可忽视。智齿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明显低于其他牙齿,尤其是存在根管变异或骨埋伏时,成功率不足 50%。即使暂时控制炎症,术后 1-2 年内复发率仍高达 30% 以上。对于这类高风险病例,医生通常建议拔除,以绝后患。
必须拔除的三种典型情况
临床中,以下三种智齿根尖周炎病例应果断选择拔除:
阻生智齿合并邻牙损伤 是最常见的拔除指征。倾斜生长的智齿常导致邻牙远中龋坏或牙根吸收,此时即使治疗智齿炎症,邻牙的损伤也可能持续进展。通过口腔 CT 可清晰显示邻牙牙根是否受损,若吸收深度超过根长的 1/3,必须尽快拔除智齿,同时评估邻牙的保留可能性。
反复感染的慢性根尖周炎 应避免反复治疗。这类智齿的根尖周组织已形成顽固病灶,根管治疗后仍可能频繁出现牙龈脓包、疼痛复发,甚至引发颌骨骨髓炎。对于糖尿病、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,长期慢性感染还可能诱发全身疾病,拔除智齿是控制感染的根本手段。
治疗难度过大的复杂病例 不建议保留。如智齿完全骨埋伏、根管钙化堵塞、存在多个弯曲根管等情况,即使经验丰富的医生也难以保证治疗效果。强行治疗不仅耗时费力,还可能因器械超出根尖孔导致炎症扩散,增加患者痛苦。
可以尝试保留的两种例外情况
在少数情况下,智齿根尖周炎可考虑保留治疗:
位置正常且有功能的智齿 可尝试根管治疗。这类智齿与对颌牙有良好咬合,能分担咀嚼压力,且周围骨质完整、无邻牙压迫。治疗时需借助显微镜辅助,确保根管清理到位,术后需做牙冠保护,防止牙体折裂。但需告知患者,其远期成功率仍低于其他牙齿。
作为桥基牙的智齿 需谨慎保留。当第二磨牙缺失时,位置正常的智齿可作为固定桥的基牙,承担修复功能。此时若智齿患根尖周炎,可通过根管治疗控制炎症后,再进行桩冠修复,以保留其支持作用。但需定期复查,监测根尖周组织愈合情况。
拔除后的注意事项与替代方案
智齿拔除后的护理直接影响愈合质量。术后 24 小时内避免漱口、吸吮动作,防止血凝块脱落引发干槽症;术后 1-2 天可冷敷面部减轻肿胀,若疼痛明显可服用布洛芬等止痛药;饮食上选择温凉软食,避免用患侧咀嚼。对于复杂阻生智齿拔除,可能需要缝合创口,术后 7-10 天拆线。
智齿拔除后是否需要修复,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。多数情况下,智齿拔除后无需修复,对咀嚼功能影响不大;但若第二磨牙已缺失,且智齿位置正常,可在拔牙 3 个月后进行种植修复或固定桥修复,恢复牙列完整性。
智齿根尖周炎的 “拔与留” 没有绝对答案,需要结合牙齿位置、功能需求、治疗难度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。患者应避免盲目坚持 “保留所有牙齿” 或 “一律拔除” 的极端想法,而是在医生指导下,通过口腔检查、影像学评估,制定个性化方案。记住,无论是保留还是拔除,及时处理智齿根尖周炎,才能避免炎症扩散,保护口腔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