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人和小孩秋季怎么保健?针对性建议来了,快收藏
https://yigu120.com"2025-08-07 14:13:21 来源:医鉴网
秋季气温骤降、空气干燥,老人和小孩由于体质特殊,成为换季期疾病的高发人群。老人各器官功能衰退,免疫力下降,易受风寒侵袭;小孩脏腑娇嫩,免疫系统尚未完善,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弱。针对这两类人群的生理特点,我们需要制定更具针对性的秋季保健方案,帮助他们安然度过换季期。
老人秋季保健:温润护阳,防患未然
(一)饮食调理:温软易消化,滋阴兼益气
老人脾胃功能减弱,秋季饮食需遵循 “温软、清淡、易消化” 原则。早餐可选择小米粥、南瓜粥等温热流食,搭配蒸蛋羹或豆腐脑,既能补充水分,又能减轻肠胃负担。午餐和晚餐应少盐少糖,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,如鱼肉、鸡肉、豆制品等,这些食物易于消化吸收,能增强免疫力。
秋季燥邪易伤肺,老人可多吃润肺生津的食物,如银耳、百合、梨等。银耳百合粥是不错的选择,银耳泡发后与百合、莲子、糯米同煮,煮好后加少许蜂蜜调味,既能滋阴润燥,又能健脾益气。需要注意的是,老人消化功能差,避免食用生冷、油炸食物,如冰水果、油条等,以免引起肠胃不适。
中医认为 “秋冬养阴”,老人秋季可适当食用一些温补食材,如山药、红枣、核桃等。山药能健脾养胃,红枣可补气养血,核桃能补肾健脑,将这三种食材与大米一起煮成粥,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,适合老人秋季食用。
(二)作息与运动:适度锻炼,避免劳累
老人秋季应保证充足的睡眠,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 7 小时,尽量在晚上 10 点前入睡,早晨 6-7 点起床。睡眠时要注意保暖,盖好被子,尤其是背部和脚部的保暖,避免受凉。午后可适当午休 30 分钟左右,但不宜过长,以免影响夜间睡眠。
秋季老人运动需量力而行,避免剧烈运动。散步是不错的选择,每天早晨或傍晚在公园散步 30-40 分钟,既能促进血液循环,又能呼吸新鲜空气。太极拳、八段锦等运动也适合老人,这些运动动作缓慢柔和,能调节呼吸,增强体质。运动时要注意保暖,穿宽松舒适的衣服和防滑鞋,避免在大风、降温天气外出运动。
运动后要及时休息,补充水分,可喝少量温水或淡茶水,避免喝冷饮。此外,老人秋季不宜过度劳累,无论是运动还是日常活动,都要注意劳逸结合,以免耗伤体力。
(三)防护要点:保暖防感冒,预防慢性病发作
老人秋季要特别注意保暖,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。“春捂秋冻” 并不适合老人,尤其是患有高血压、冠心病等慢性病的老人,更要注意保暖,避免因受凉引起血压升高、心绞痛等症状。外出时要戴帽子、围巾、手套,穿厚一点的鞋子,防止头部、颈部和脚部受凉。
秋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,老人要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,如商场、超市等,如需前往,应佩戴口罩,减少与病原体的接触。家中要经常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新鲜,每周用消毒液擦拭家具、地面,减少细菌和病毒滋生。
患有慢性病的老人秋季要按时服药,定期监测血压、血糖等指标,如有异常及时就医。同时,要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情绪波动过大,因为情绪激动可能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。
小孩秋季保健:护脾养胃,增强抵抗力
(一)饮食调理:营养均衡,忌生冷寒凉
小孩秋季饮食要营养均衡,保证蛋白质、维生素、矿物质等营养素的摄入。早餐可选择牛奶、鸡蛋、面包等,午餐和晚餐要荤素搭配,多吃蔬菜和水果,如菠菜、胡萝卜、苹果、香蕉等。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,能增强免疫力,促进肠道蠕动。
秋季小孩易出现消化不良,饮食要忌生冷寒凉,如冰饮、冰水果、冰淇淋等,这些食物会刺激胃肠道,引起腹痛、腹泻等症状。水果最好洗净后常温食用,如需加热,可选择蒸苹果、煮梨等方式,既能保留营养,又能减少对肠胃的刺激。
小孩秋季可适当食用一些健脾养胃的食物,如山药、南瓜、小米等。山药南瓜粥是不错的选择,将山药、南瓜切成小块,与小米一起煮成粥,香甜可口,易于消化,能健脾养胃,增强小孩的消化功能。
(二)作息与运动:保证睡眠,适度运动
小孩秋季要保证充足的睡眠,3-6 岁的小孩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 10-12 小时,7-12 岁的小孩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 9-10 小时。要让小孩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,晚上 9-10 点入睡,早晨 7 点左右起床,中午可适当午休 1-2 小时。
秋季天气凉爽,适合小孩进行户外运动,如跑步、跳绳、踢足球等。每天户外运动 1-2 小时,既能增强体质,又能促进钙的吸收,有助于骨骼发育。运动时要注意保暖,避免穿得太少,运动后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,以免受凉。
小孩运动要适度,避免过度劳累。运动后可喝少量温水或淡盐水,补充水分和电解质。此外,要让小孩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,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。
(三)防护要点:预防呼吸道疾病,注意个人卫生
小孩秋季要注意预防呼吸道疾病,如感冒、咳嗽、肺炎等。要根据气温变化及时给小孩增减衣物,不要穿得太多或太少,穿得太多容易出汗,一吹风就容易感冒;穿得太少则会受凉。小孩玩耍时容易出汗,要及时擦干汗水,更换汗湿的衣服。
要让小孩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勤洗手,尤其是饭前便后、外出归来后,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。不要让小孩用手揉眼睛、鼻子,以免感染病原体。家中要经常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新鲜,定期清洁玩具和生活用品,减少细菌和病毒滋生。
秋季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期,如过敏性鼻炎、哮喘等,有过敏史的小孩要避免接触过敏原,如花粉、尘螨等。外出时可戴口罩,减少过敏原的吸入。如果小孩出现过敏症状,要及时就医。
老人和小孩共通的秋季保健要点
(一)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
秋季室内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,温度以 18-22℃ 为宜,湿度以 40%-60% 为宜。可使用加湿器调节室内湿度,避免空气过于干燥,引起口干舌燥、咽喉肿痛等症状。同时,要经常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新鲜。
(二)调节情绪,保持心情舒畅
秋季万物凋零,容易让人产生凄凉、悲伤的情绪,老人和小孩也不例外。要注意调节他们的情绪,让老人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,如下棋、打麻将、跳广场舞等,丰富晚年生活;让小孩多与小伙伴一起玩耍,保持愉快的心情。心情舒畅能增强免疫力,有助于身体健康。
(三)定期体检,及时发现问题
老人和小孩秋季要定期体检,老人要检查血压、血糖、血脂等指标,及时发现和治疗慢性病;小孩要检查身高、体重、视力等,了解生长发育情况。如果发现身体有异常,要及时就医,以免延误病情。
老人和小孩是秋季保健的重点人群,家长和子女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照顾,根据他们的体质特点做好饮食、作息、运动和防护等方面的保健工作。只要措施得当,就能有效增强他们的免疫力,让他们安然度过秋季。希望这份针对性的保健建议能帮助到大家,快收藏起来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