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女也可能患妇科疾病?家长别忽视这些信号​-医鉴网

医鉴网

妇科疾病
  • 资讯
栏目推荐
您的位置: 首页 > 保健 > 疾病保健 > 妇科疾病 >> 正文

少女也可能患妇科疾病?家长别忽视这些信号​

https://yigu120.com"2025-08-06 14:29:48 来源:医鉴网

“孩子才十几岁,怎么会得妇科疾病?” 在很多家长的认知里,妇科疾病是成年女性的 “专利”,与青春期少女无关。然而,临床数据却给出了不同答案:在儿科和妇科门诊中,10-18 岁的少女因外阴瘙痒、异常出血、腹痛等问题就诊的案例并不少见。从外阴炎到卵巢囊肿,甚至性发育异常相关疾病,都可能悄悄缠上青春期少女。家长若忽视这些信号,可能让孩子在疼痛和羞耻感中延误治疗,影响生殖健康和心理健康。​
别被 “年龄滤镜” 误导:少女为何会患妇科疾病?​
青春期是女性生殖系统发育的关键阶段:10-12 岁左右乳房开始发育,12-16 岁出现月经初潮,外阴、阴道、子宫和卵巢逐渐成熟。这个过程中,生殖器官的防御功能尚未完善 —— 阴道黏膜薄、酸碱度不稳定,宫颈腺体分泌不足,免疫力相对低下,更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或出现发育异常。​
此外,少女的生活习惯也可能埋下隐患:比如穿紧身化纤内裤导致局部潮湿闷热,使用不合格的卫生用品引发刺激,运动时意外碰撞造成外阴损伤,甚至因好奇将异物放入阴道等。这些因素都可能打破生殖系统的平衡,引发疾病。​
值得注意的是,少女的妇科疾病往往具有特殊性:症状不典型,容易与 “生长痛”“过敏” 混淆;孩子因害羞或无知不愿主动诉说;家长缺乏警惕性而延误就医。因此,了解少女常见妇科问题的信号,比成年女性的健康管理更需要主动关注。​
这些 “少女专属” 妇科问题,信号要认清​
外阴阴道炎:最常见的 “难言之隐”​
少女的外阴阴道炎多与卫生习惯相关,表现为外阴红肿、瘙痒、疼痛,内裤上可见淡黄色或黄绿色分泌物,有时伴有异味。严重时孩子会因瘙痒而抓挠,导致外阴皮肤破溃、感染加重。​
病因可能有多种:使用不洁卫生巾或浴盆造成细菌感染(如大肠杆菌、葡萄球菌);与家人共用毛巾引发霉菌感染;蛲虫爬出肛门污染外阴;甚至内裤过紧、运动后汗液刺激也可能诱发非特异性炎症。​
家长若发现孩子频繁抓挠下体、坐立不安,或内裤上有异常分泌物,需及时带孩子就医。医生会通过分泌物检查明确病原体,切勿自行用成人洗液或药膏涂抹,以免破坏局部环境。​
原发性闭经与月经异常:发育的 “信号灯”​
女孩 16 岁仍无月经初潮,或 14 岁无第二性征发育(如乳房未增大),称为原发性闭经,可能与子宫发育不全、处女膜闭锁、染色体异常等有关。而月经初潮后出现的异常,如经期延长(超过 7 天)、经量过多(每天换 10 片以上卫生巾)、周期紊乱(间隔少于 21 天或超过 45 天),也需警惕。​
例如,处女膜闭锁的少女,月经血无法排出,会出现周期性下腹痛(每月固定时间发作),下腹部可摸到包块;多囊卵巢综合征在青春期也可能发病,表现为月经稀发、多毛、痤疮严重。这些问题若不及时干预,可能影响成年后的生育能力。​
家长应记录孩子月经初潮的时间和周期变化,若发现上述异常,尽早带孩子做盆腔 B 超和激素水平检查,排查发育问题。​
卵巢囊肿:青春期的 “隐形炸弹”​
很多人以为卵巢囊肿是已婚女性的问题,实则青春期少女也是高发人群。青春期卵巢功能活跃,易出现滤泡囊肿、黄体囊肿等生理性囊肿,多数可自行消失,但少数会持续增大或发生扭转。​
当囊肿直径超过 5 厘米时,可能因剧烈运动、突然转身引发蒂扭转,表现为突发的下腹部剧烈疼痛、恶心呕吐,甚至出现发热和休克,需紧急手术治疗。若延误时机,可能导致卵巢缺血坏死,不得不切除一侧卵巢,影响内分泌和生育储备。​
因此,若少女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,尤其是运动后发作,家长切勿当作 “肠胃病” 处理,应立即做 B 超检查排查卵巢情况。​
性发育异常:易被忽视的 “先天问题”​
这类疾病与染色体、基因异常相关,如先天性无阴道、两性畸形等。少女可能因无月经初潮、排尿异常或外阴外观异常就诊。例如,先天性无阴道的女孩,青春期后无月经,婚后无法正常性生活;特纳综合征患者(染色体为 45,XO)则表现为身材矮小、乳房不发育、无月经。​
这类疾病需要尽早发现和干预。家长若发现孩子生长发育迟缓(比同龄孩子矮 10 厘米以上)、第二性征迟迟不出现,应及时做染色体检查和生殖器官超声,明确诊断后可通过手术或激素治疗改善生活质量。​
家长该做什么?守护少女健康的 3 个关键​
1. 建立 “不羞耻” 的沟通氛围​
很多少女因外阴瘙痒、月经异常等问题感到羞耻,宁愿默默忍受也不告诉家长。家长应主动科普生理知识,用 “月经是正常的生理现象”“身体不舒服要及时说” 等话语打破尴尬,让孩子知道这些问题和感冒发烧一样,需要专业治疗。​
2. 关注日常细节,做好预防​
督促孩子穿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,每天更换,单独清洗后暴晒;​
避免使用香味浓郁的卫生用品,经期勤换卫生巾(每 2-3 小时一次);​
教育孩子不要将异物放入阴道,运动时注意保护下腹部(如避免剧烈撞击);​
控制高糖、高脂饮食,鼓励孩子多运动,降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风险。​
3. 选对科室,及时就医​
少女的妇科检查与成年女性不同,需选择有 “少女妇科” 或 “儿科内分泌科” 的医院,医生会采用经直肠 B 超(无需阴道检查)等方式,减少孩子的不适感。就诊时,家长应陪同孩子向医生详细描述症状(如疼痛时间、分泌物变化),切勿隐瞒或自行判断病情。​
青春期是女性生殖健康的 “奠基期”,家长的忽视可能让小问题演变成终身遗憾。别让 “少女不会得妇科病” 的偏见耽误了孩子 —— 从关注内裤上的异常分泌物到记录月经周期,从倾听孩子的身体不适到及时就医,这些细节才能为她们的健康成长筑起防线。毕竟,对身体的了解和珍视,应该从青春期就开始。​
 

本文来源:医鉴网
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
网友关心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