痔疮犯了坐立难安?泡个 “坐浴方”,再按按 “长强穴” 能止痛-医鉴网

医鉴网

中医外科
  • 资讯
栏目推荐
您的位置: 首页 > 中医 > 中医疾病 > 中医外科 >> 正文

痔疮犯了坐立难安?泡个 “坐浴方”,再按按 “长强穴” 能止痛

https://yigu120.com"2025-07-30 14:40:41 来源:医鉴网

关键字: 痔疮 坐浴方 长强穴

坐下时像针扎,走路时磨得慌,连咳嗽都能牵扯着疼 —— 痔疮发作时的煎熬,让不少人坐立难安。中医认为,痔疮多与 “湿热下注、气血瘀滞” 有关,长期久坐、饮食辛辣、便秘等,会导致肛门周围气血运行不畅,湿热积聚,引发肿胀、疼痛甚至出血。想要快速缓解这种痛苦,不必急于手术,泡个 “马齿苋坐浴方” 再按按 “长强穴”,就能在温热浸泡和穴位刺激中清热利湿、疏通气血,让疼痛慢慢减轻,恢复正常生活。

痔疮疼痛:湿热与气血的 “瘀滞信号”

中医理论中,“肛肠为湿热之地”,痔疮的疼痛与湿热和气血瘀滞密切相关。常见的类型有:

湿热型:肛门周围红肿灼热,疼痛剧烈,伴有便血(血色鲜红)、大便黏腻,这是湿热积聚在肛门,灼伤脉络的表现。

瘀血型:痔疮肿胀坚硬,疼痛如刺,排便时加重,局部有瘀青或紫色结节,这是气血瘀滞在肛门周围,经络不通的结果。

气虚型:痔疮反复发作,疼痛较轻但坠胀明显,伴有乏力、气短,这是气虚无力推动气血,导致痔疮脱出、不易回纳的结果。

现代医学也发现,痔疮是肛门静脉曲张、肛垫下移引起的,久坐、便秘等因素会导致静脉回流受阻,引发炎症和疼痛,这与中医 “气血瘀滞、湿热下注” 的描述相吻合。那些坐立难安的瞬间,其实是身体在提醒:“肛门周围需要清热和疏通了”。

马齿苋坐浴方:给肛门 “清热消肿的暖流”

这款坐浴方由马齿苋、蒲公英、地榆配伍而成,三味药材都是中医里的 “肛肠良药”,能通过温热浸泡直接作用于患处,减轻疼痛和肿胀:

马齿苋:清热利湿的 “天然消炎药”

马齿苋味酸,性寒,归肝、大肠经,能 “清热解毒、凉血止血、止痢”。它就像肛门周围的 “清洁剂”,能清除湿热,减轻炎症反应,对于痔疮的红肿灼热、便血症状效果显著。马齿苋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,具有抗炎、止血作用,能快速缓解痔疮的疼痛和出血。

蒲公英:消肿散结的 “肛肠卫士”

蒲公英味苦、甘,性寒,归肝、胃经,能 “清热解毒、消肿散结”。它能增强马齿苋的清热效果,同时像 “疏通器” 一样消散肛门周围的瘀滞,对于肿胀坚硬的痔疮,能减轻硬结、缓解疼痛,让痔疮慢慢变软缩小。

地榆:凉血止血的 “止血神药”

地榆味苦、酸,性微寒,归肝、大肠经,能 “凉血止血、解毒敛疮”。它的特点是 “止血不留瘀”,既能止住痔疮出血,又不加重气血瘀滞,对于便血明显的痔疮,能快速止血,同时促进肛门周围破损黏膜的修复。

坐浴方的正确用法

材料与制作

取马齿苋 30 克、蒲公英 20 克、地榆 15 克,洗净后放入锅中,加 2000 毫升清水,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 20 分钟,至药液呈深褐色,关火放温至 40℃左右(手感温热不烫)。

坐浴步骤

准备工作:将药液倒入干净的坐浴盆中,可加入少量温水调节温度。

浸泡方法:脱去裤子,坐在坐浴盆中,让肛门完全浸泡在药液里,每次坐浴 15-20 分钟,每天 1-2 次(早晚各一次,排便后坐浴效果更佳)。

后续护理:坐浴后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肛门,保持干燥,避免摩擦。

注意事项

控制温度:水温过高会烫伤肛门皮肤,过低则无法发挥温热效果,以 40℃左右为宜。

特殊时期:女性月经期、肛门有明显破损或肛裂时,需暂停坐浴,以免引起感染或加重疼痛。

器具清洁:坐浴盆要每次使用后清洗消毒,避免细菌滋生。

长强穴:缓解痔痛的 “急救开关”

坐浴后按揉长强穴,能进一步增强止痛效果,促进肛门周围气血流通:

长强穴的止痛原理

长强穴位于尾骨尖端下方,肛门与尾骨之间的凹陷处,是督脉的起始穴,与肛门周围的经络密切相关。按揉这里能像 “打开气血通道”,疏通肛门周围的瘀滞,缓解肌肉痉挛,减轻疼痛,同时增强坐浴方的清热利湿效果,加速痔疮恢复。

长强穴的正确按法

定位方法:趴在床上,找到尾骨尖端,向下摸到肛门与尾骨之间的凹陷处,就是长强穴。

按揉方法:用食指或中指指腹轻轻按压长强穴,力度由轻到重,以感到酸胀为宜,顺时针按揉 2 分钟,再逆时针按揉 2 分钟,每天坐浴后按揉 1 次。

加强效果:按揉时可配合深呼吸,吸气时放松,呼气时加重力度,让刺激更深入,疼痛缓解更明显。

痔疮的 “配套护理与预防习惯”

坐浴和按揉长强穴的同时,这些习惯能让痔疮好得更快,减少复发:

调整饮食习惯:少吃辛辣、油炸、刺激性食物,避免饮酒;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,如蔬菜、水果、粗粮,保持大便柔软,减少排便时对痔疮的刺激。

养成良好排便习惯:每天定时排便,避免久蹲厕所(不超过 5 分钟),排便时不要用力过猛,必要时可使用开塞露辅助排便,减少痔疮损伤。

避免久坐久站:每坐或站立 1 小时,起身活动 5-10 分钟,做提肛运动(收缩肛门,保持 3 秒后放松,重复 10 次),促进肛门周围血液循环,预防痔疮加重。

保持肛门清洁:每天用温水清洗肛门,勤换内裤,选择纯棉、宽松的内裤,避免化纤材质摩擦肛门。

需要注意的是,坐浴方和按揉长强穴只能缓解轻度至中度痔疮,若痔疮脱出无法回纳、出血量大、疼痛剧烈无法忍受,或伴有发热等症状,需及时就医;长期反复发作的痔疮,也应咨询医生,评估是否需要手术治疗。

痔疮的缓解,就像给堵塞的河道 “清淤 + 导流”,需要坐浴方的清热消肿来清除 “湿热淤堵”,也需要长强穴的按揉来疏通 “气血通道”。温热的药液能直接作用于患处减轻疼痛,穴位的刺激能促进气血流通加速恢复,二者结合既能快速缓解当下的不适,又能减少复发。当痔疮疼痛消退,终于能正常坐立行走时,你会发现:对付痔疮,“局部调理 + 穴位刺激” 比 “硬扛” 更有效 —— 一个坐浴方、一个穴位,就能让肛门在舒适中恢复健康。

本文来源:医鉴网
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
网友关心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