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见阴道炎症(如霉菌、细菌):症状、成因与正确治疗-医鉴网

医鉴网

阴道
  • 资讯
栏目推荐
您的位置: 首页 > 女性 > 女性生理 >  阴道 >> 正文

常见阴道炎症(如霉菌、细菌):症状、成因与正确治疗

https://yigu120.com"2025-07-31 10:00:14 来源:医鉴网

阴道炎症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,其中霉菌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炎尤为高发。这两种炎症虽然都发生在阴道,但在症状、成因和治疗方式上有着明显区别。了解它们的特点,才能在出现不适时及时判断,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,避免因误判或不当处理导致病情加重。​
霉菌性阴道炎(学术名称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)的典型症状具有较强的辨识度。患者往往会出现剧烈的外阴瘙痒,这种瘙痒在夜间或温度升高时会更加明显,严重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;同时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,分泌物多呈白色豆腐渣样或凝乳状,质地黏稠,一般无明显异味,但部分人可能会出现轻微的腥气;此外,还可能伴随外阴灼热感、红肿,以及性交或排尿时的疼痛感。​
其成因主要与阴道内菌群失衡有关。阴道内原本就存在少量假丝酵母菌(一种真菌),在正常情况下,乳酸杆菌等有益菌会抑制其过度繁殖。但当身体免疫力下降(如感冒、劳累、长期熬夜)、雌激素水平升高(如妊娠期、服用避孕药)、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(杀死有益菌,导致真菌趁机滋生),或穿紧身化纤内裤、使用不透气的卫生用品使外阴处于潮湿闷热环境时,假丝酵母菌就会大量繁殖,引发炎症。​
针对霉菌性阴道炎,治疗的关键是抑制真菌生长。临床上常用抗真菌药物,包括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。局部用药如克霉唑栓剂、咪康唑栓剂等,需按照疗程阴道给药;对于病情反复或局部用药效果不佳者,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氟康唑等抗真菌药物。需要注意的是,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,性伴侣若有症状也需同时治疗,以防交叉感染;此外,要及时停用可能诱发炎症的抗生素或激素类药物,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,保持外阴干燥。​
细菌性阴道炎则是另一种常见类型,其症状与霉菌性阴道炎有显著不同。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会增多,颜色多为灰白色、稀薄均匀,质地像面糊一样,且伴有明显的鱼腥味,这种气味在性交后或月经期间会更加浓烈;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度的外阴瘙痒或灼热感,但症状通常比霉菌性阴道炎轻微。​
细菌性阴道炎的核心成因是阴道内正常菌群被破坏,乳酸杆菌减少,厌氧菌(如加德纳菌)等细菌大量繁殖。引发这种失衡的因素包括频繁性生活(精液会改变阴道酸碱度)、多个性伴侣、过度冲洗阴道、长期使用卫生护垫导致局部潮湿等。与霉菌性阴道炎不同,细菌性阴道炎并非由单一病原体引起,而是多种细菌共同作用的结果。​
治疗细菌性阴道炎以抗厌氧菌药物为主。常用药物有甲硝唑、克林霉素等,可局部使用栓剂或凝胶,也可口服给药。治疗疗程一般为 7 天左右,具体需遵医嘱。值得注意的是,细菌性阴道炎若不及时治疗,可能会增加盆腔炎、子宫内膜炎的风险,妊娠期患者还可能引发胎膜早破、早产等问题。因此,确诊后需严格按疗程治疗,同时注意改善生活习惯,减少性生活频率,避免过度清洁,以维持阴道菌群平衡。​
无论是霉菌性还是细菌性阴道炎,都可能出现复发的情况。因此,除了规范治疗,日常预防至关重要: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(但不过度清洁)、增强免疫力、避免诱发因素,都是降低复发的关键。当出现阴道分泌物异常、瘙痒、异味等症状时,切勿自行用药(如将霉菌感染误当作细菌感染用抗生素,反而会加重病情),应及时到医院做白带常规检查,明确病因后再对症治疗,才能真正实现科学治愈,守护阴道健康。​

本文来源:医鉴网
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
网友关心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