守护宫颈健康,定期筛查不可少,具体该怎么做?​-医鉴网

医鉴网

子宫·宫颈疾病
  • 资讯
栏目推荐
您的位置: 首页 > 女性 > 女性疾病 > 子宫·宫颈疾病 >> 正文

守护宫颈健康,定期筛查不可少,具体该怎么做?​

https://yigu120.com"2025-08-01 11:31:05 来源:医鉴网

关键字: 具体 健康 定期 守护

宫颈疾病的发展往往悄无声息,从 HPV 感染到宫颈癌前病变,再到宫颈癌,可能经历数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,期间可能没有明显症状。而定期宫颈筛查就像为宫颈健康 “站岗放哨”,能及时发现潜在风险,阻断疾病进展。对于女性来说,掌握科学的筛查方法,是守护宫颈健康的核心手段。​
筛查从什么时候开始?不同年龄段有不同安排​
宫颈筛查并非越早越好,也不是一劳永逸,需要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计划。​
21~29 岁:这个年龄段的女性性生活相对活跃,HPV 感染概率较高,但免疫系统通常较强,多数感染可自行清除。因此,建议每 3 年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(如 TCT 检查)。不推荐在此年龄段常规进行 HPV 检测,因为年轻女性 HPV 感染多为一过性,检测阳性反而可能引起不必要的焦虑,且过度检查可能导致不必要的阴道镜活检等有创操作。​
30~65 岁:这是宫颈疾病筛查的关键年龄段,推荐每 5 年进行一次 HPV 检测联合宫颈细胞学检查(即 “联合筛查”),这种组合能更全面地发现风险;若无法进行联合筛查,也可选择每 3 年单独做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。30 岁以上女性 HPV 持续感染的风险增加,联合筛查能提高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的检出率,减少漏诊。​
65 岁以上:对于过去 10 年筛查结果均为阴性(且最后一次筛查在 5 年内)、没有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病史的女性,一般可以停止筛查。但如果既往有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(CINⅡ、Ⅲ 级)或宫颈癌病史,即使超过 65 岁,仍需在医生指导下继续筛查。​
哪些人属于 “高危人群”,需要更频繁筛查?​
除了常规年龄组的筛查,以下 “高危人群” 由于患病风险较高,需要缩短筛查间隔或延长筛查时间:​
有 HPV 持续感染史(尤其是高危型 HPV16、18 亚型)的女性,即使常规筛查结果正常,也需遵医嘱每 6~12 个月复查一次;曾接受过宫颈上皮内瘤变(CIN)治疗(如宫颈锥切术)的女性,术后 2 年内应每 3~6 个月筛查一次,2 年后若结果正常,可逐渐恢复常规筛查频率;有宫颈癌家族史(一级亲属如母亲、姐妹曾患宫颈癌)的女性,建议从 20 岁开始筛查,且筛查频率高于普通人群;多次人工流产、长期吸烟、患有免疫缺陷疾病(如艾滋病)或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女性,也需在医生评估后增加筛查次数。​
筛查项目该怎么选?看懂不同检查的作用​
目前常用的宫颈筛查项目主要有宫颈细胞学检查(如 TCT) 和HPV 检测,两者各有侧重,联合使用效果更佳。​
宫颈细胞学检查(TCT)是通过采集宫颈表面的脱落细胞,观察细胞形态是否异常,判断是否存在癌前病变或癌细胞。它能直接反映宫颈细胞的变化,是发现早期病变的有效手段,但对 HPV 感染的检出敏感性较低,可能存在漏诊。​
HPV 检测则是通过检测宫颈分泌物中是否存在 HPV 病毒,尤其是高危型 HPV。由于高危型 HPV 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,HPV 检测能早期发现感染风险,但其无法直接判断宫颈细胞是否已发生病变,因此单独 HPV 阳性不能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。​
联合筛查结合了两者的优势:HPV 检测能发现潜在的感染风险,宫颈细胞学检查能确认细胞是否已出现异常,两者相互补充,可将筛查的准确性提高到 90% 以上。​
筛查前有哪些注意事项?避免影响结果准确性​
为了保证筛查结果的准确性,筛查前的一些细节需要特别注意:​
筛查应避开月经期,最佳时间是月经结束后 3~7 天;检查前 48 小时内避免性生活,以免精液或润滑剂影响宫颈细胞的采集;检查前 48 小时内不要冲洗阴道、使用阴道栓剂或进行阴道内诊,这些操作可能破坏宫颈表面的细胞,导致采集的细胞样本不准确;如果有阴道炎、宫颈炎等急性炎症,应先治疗炎症,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筛查,否则炎症细胞可能干扰检查结果。​
此外,筛查时应尽量放松身体,避免过度紧张导致宫颈肌肉收缩,增加采样难度。如果既往有宫颈手术史、HPV 感染史或其他妇科疾病,应提前告知医生,以便医生更好地评估筛查需求。​
筛查结果异常该怎么办?及时干预是关键​
筛查结果异常并不意味着一定患有宫颈癌,多数情况下只是提示存在风险,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:​
如果宫颈细胞学检查发现异常细胞(如 ASC-US、LSIL、HSIL 等)或 HPV 检测提示高危型阳性,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阴道镜检查。阴道镜检查是通过放大宫颈图像,观察宫颈表面的血管和上皮变化,并在可疑区域取一小块组织进行病理活检,这是诊断宫颈病变的 “金标准”。​
若病理活检结果为低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(CINⅠ 级),多数患者可自行逆转,只需每 6 个月复查一次宫颈细胞学和 HPV,密切监测即可;若为高级别病变(CINⅡ、Ⅲ 级),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宫颈锥切术(如 LEEP 术、冷刀锥切术)等治疗,切除病变组织,防止进展为宫颈癌;如果确诊为宫颈癌,应尽早进行手术、放疗、化疗等综合治疗,早期宫颈癌的 5 年生存率可达 90% 以上。​
定期宫颈筛查是目前预防宫颈癌最有效的方法,它能将疾病阻断在癌前病变阶段,甚至在感染初期就及时发现风险。每个女性都应重视筛查,根据自身年龄和健康状况,主动制定筛查计划,不拖延、不忽视。记住,一次筛查可能错过问题,但长期规律的筛查,一定能为宫颈健康筑起坚实的防线。​
 

本文来源:医鉴网
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
网友关心话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