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烫伤后别涂牙膏!记住 “冲脱泡盖送” 5 步,关键时候能救命​-医鉴网

医鉴网

儿科疾病
  • 资讯
栏目推荐
您的位置: 首页 > 保健 > 疾病保健 > 儿科疾病 >> 正文

儿童烫伤后别涂牙膏!记住 “冲脱泡盖送” 5 步,关键时候能救命​

https://yigu120.com"2025-08-06 15:36:08 来源:医鉴网

“孩子打翻热水杯,胳膊红了一片,赶紧涂牙膏降温!”“烫伤后抹点酱油,能防止起泡留疤!” 这些在民间流传甚广的 “急救方法”,其实是威胁儿童烫伤后康复的隐形杀手。数据显示,我国每年有超过 260 万儿童发生不同程度的烫伤,其中因错误处理导致伤情加重的比例高达 68%。面对儿童烫伤,科学的急救措施比盲目施救更重要,记住 “冲、脱、泡、盖、送”5 步法,能在关键时刻减轻伤害、挽救孩子的健康。​
这些 “偏方” 正在加重伤情​
儿童皮肤娇嫩,烫伤后的处理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二次伤害。家长们常陷入的误区,恰恰是加剧损伤的 “元凶”。​
涂牙膏、酱油等异物是最常见的错误。牙膏中的薄荷成分虽能带来短暂清凉感,但会阻碍热量散发,导致余热继续损伤皮肤深层组织;酱油等深色液体不仅无法止痛,还会污染伤口,增加感染风险,同时干扰医生对烫伤深度的判断。更危险的是,这些物质可能与皮肤组织发生化学反应,加重炎症反应,甚至留下永久性疤痕。​
冰敷或直接涂抹药膏也不可取。烫伤后皮肤屏障已受损,冰敷会使局部血管剧烈收缩,影响血液循环,加重组织缺血缺氧;而未经医生指导使用红霉素软膏等抗生素药膏,可能导致伤口透气性变差,滋生细菌。此外,民间流传的 “涂獾油”“贴芦荟” 等方法,因缺乏无菌处理,反而可能引发感染。​
强行撕扯粘连的衣物会造成二次撕裂。当衣物与烫伤皮肤粘连时,家长若强行脱下,会导致破损的皮肤被一同撕下,不仅加重疼痛,还会扩大伤口面积。正确的做法是保留粘连部分,待专业医护人员处理。​
“冲脱泡盖送”:科学急救的黄金 5 步​
儿童烫伤后的黄金急救时间为伤后 30 分钟内,“冲、脱、泡、盖、送”5 个步骤环环相扣,每一步都有明确的操作规范和医学原理。​
第一步:冲(Cooling)—— 流动冷水冲洗 20-30 分钟​
烫伤后立即用15-25℃的流动冷水冲洗伤口,持续 20-30 分钟。水流要轻柔,避免直接冲击破损皮肤。这一步的核心是快速带走皮肤表面的余热,减少热力对深层组织的持续损伤。需注意,不可用冰块直接敷伤口,以免冻伤;若烫伤部位在面部、眼部等特殊位置,可用冷水浸湿毛巾轻轻冷敷。​
第二步:脱(Removing)—— 小心脱去或剪开衣物​
在冷水冲洗的同时,小心脱去烫伤部位的衣物。若衣物与皮肤粘连,不要强行剥离,可用剪刀沿衣物边缘剪开,保留粘连部分。若佩戴了戒指、手镯等饰品,需及时取下,避免肿胀后难以摘除造成血液循环障碍。这一步的关键是减少衣物对伤口的摩擦和压迫,防止破损皮肤进一步受损。​
第三步:泡(Soaking)—— 继续冷水浸泡 10-15 分钟​
对于四肢烫伤,在冲洗后可将伤口浸泡在冷水中 10-15 分钟(面部、躯干等不便浸泡的部位可用湿毛巾冷敷)。低温能进一步缓解疼痛,抑制炎症反应。但需注意,浸泡时间不宜过长,以免导致体温过低,尤其是婴幼儿和大面积烫伤者,更需控制浸泡时间。​
第四步:盖(Covering)—— 无菌敷料覆盖伤口​
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棉质毛巾轻轻覆盖伤口,避免伤口暴露在空气中。覆盖时不要包扎过紧,以免影响血液循环。这一步的作用是保护伤口免受污染,减少外界刺激,同时保持伤口湿润,有利于组织修复。绝对不能用卫生纸、棉花等易脱落的物品覆盖,以免纤维残留引发感染。​
第五步:送(Sending)—— 及时送往医院治疗​
完成前四步处理后,无论烫伤轻重,都应及时送往医院就诊。尤其是以下情况,需立即就医:烫伤面积超过手掌大小;烫伤部位在面部、眼部、口腔、生殖器等特殊位置;伤口出现水泡、破溃或深度烫伤(皮肤呈白色或焦黑色);婴幼儿或高龄儿童烫伤。医生会根据烫伤程度进行专业处理,如清创、涂药、包扎等,必要时还需注射破伤风疫苗,预防感染。​
不同场景的烫伤处理要点​
儿童烫伤多发生在家庭环境中,厨房、浴室、餐桌是高发区域,不同场景的烫伤处理需区别对待。​
热水、热汤烫伤:这类烫伤多为轻度烫伤,按 “冲脱泡盖送” 步骤处理即可。若烫伤部位有明显水泡,不要自行挑破,以免感染,需由医生处理。​
火焰烧伤:首先要迅速扑灭孩子身上的火焰,可让孩子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灭火,切勿奔跑,以免火势扩大。灭火后再按上述步骤处理,并立即送往医院。​
电烧伤:首先要切断电源或用绝缘物体挑开电线,避免施救者触电。电烧伤表面伤口可能不大,但深层组织损伤往往较严重,处理后需立即就医。​
化学灼伤:如被强酸、强碱等化学物质灼伤,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至少 30 分钟,尽可能稀释并清除残留化学物质,然后及时送医。注意,若为强碱灼伤,不可用酸性物质中和,以免产生热量加重损伤。​
预防烫伤比急救更重要​
儿童烫伤的预防远胜于治疗,家长需从环境改造和安全教育两方面入手:​
家庭环境改造:将热水壶、电饭煲等电器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;浴室安装水温调节器,将水温控制在 50℃以下;餐桌桌布不要过长,避免孩子拉扯导致热汤泼洒;给婴幼儿使用专用餐具,避免使用玻璃、陶瓷等易碎品。​
安全教育:教育孩子远离热源,不触碰热水、火焰等;告诉孩子烫伤后的基本自救方法,如立即呼喊大人、用冷水冲洗等;家长在做饭、洗澡时,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动向,避免孩子单独留在厨房或浴室。​
儿童烫伤的急救,考验的是家长的冷静和科学素养。面对烫伤,摒弃偏方,牢记 “冲脱泡盖送” 5 步法,才能最大限度减轻伤害。同时,家长更要提高预防意识,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。记住,正确的急救和有效的预防相结合,才能让孩子远离烫伤的威胁,健康成长。​
 

本文来源:医鉴网
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
网友关心话题